产品经理的AI代理架构指南:为什么能力并不等于用户采用率

AI代理挑战简介

是什么让某些AI代理在用户采用方面取得成功,而其他代理即使准确率很高也失败了?关键在于架构决策,这些决策构建了信任并塑造了用户体验,而不是仅仅专注于让代理更智能。

在本指南中,我们将使用客户支持代理的示例来探讨AI代理架构的各个层级。我们将看到每个层级的的产品决策如何影响用户是否将代理视为“神奇”还是“令人沮丧”。通过理解这些选择,产品经理可以设计出鼓励持续使用的代理,而不是在初始尝试后就被用户放弃。

AI代理对话示例
图片来源:Substack

构建客户支持代理:核心场景

AI代理如何处理像“我无法访问账户,而且我的订阅似乎有问题”这样的复杂用户请求?响应取决于架构选择,这些选择要么无缝解决问题,要么导致用户沮丧并升级到人工。

考虑一个用户同时面临账户锁定和计费争议的场景。在一种方法中,代理立即检查系统,识别出昨天的重置密码邮件未送达,并发现由于计费问题导致计划降级,然后解释发生的情况并提供一键修复。这通过预见和解决相互关联的问题创造了神奇的体验。

相比之下,另一种方法让代理提出澄清问题,如“你上次成功登录是什么时候?”或“你看到什么错误消息?”然后在收集信息后说:“让我把你转给人工,他们可以检查你的账户和计费。”虽然安全,但这可能感觉低效,导致用户在第一次复杂问题后放弃代理。

这些差异源于相同的底层系统,但基于产品决策而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个真实的产品发布中,指标显示89%的准确率和积极的用户反馈,但用户在面对多方面问题时还是流失了,这突显了能力本身并不能驱动采用率。

个人反思: 从与已发布代理的产品经理的对话中,我学到过度强调准确率往往忽略了信任的人性元素。这是一个平衡技术实力与用户心理的教训——感觉像helpful同事的代理比完美但不透明的机器人更好地留住用户。

AI代理架构的四个层级

AI代理架构中的关键层级是什么,每个层级的决策如何影响用户信任和采用率?这些层级——上下文与内存、数据与集成、技能与能力、评估与信任——形成了一个栈,每个选择都塑造了整体体验。

AI代理架构层级
图片来源:Substack

层级1:上下文与内存

AI代理应该记住多少信息,以及记住多久,以创造理解的错觉?关于内存类型的决策决定了代理感觉像机器人还是知识渊博的同事。

在客户支持代理的示例中,会话内存允许引用当前对话,例如“你刚才提到计费问题”。客户内存从过去互动中提取,指出“上个月你有类似问题”。行为内存观察模式,如“我注意到你通常使用我们的移动应用”,而上下文内存包括当前账户状态和最近活动。

实施更多内存层级使代理能够预见需求。对于有反复登录问题的用户,代理可以基于历史主动建议修复,减少沮丧。然而,这会增加复杂性和成本,因此从必需内存开始并扩展。

以下是内存类型的比较表格:

内存类型 描述 支持代理中的示例 益处 缺点
会话内存 当前对话细节 引用聊天中早前的提及 快速、低成本的相关性 限于一次互动
客户内存 过去支持历史 回忆之前的投诉 构建个性化信任 需要安全存储
行为内存 使用模式 注意首选应用使用 预见用户需求 隐私担忧
上下文内存 实时账户数据 活跃订阅和活动 准确、及时响应 集成依赖

在实践中,对于用户说“我的计划意外改变了”,具有强大客户内存的代理可能将其与先前的降级请求联系起来,解释并解决而无需重复。

个人反思: 反思代理构建,我看到在内存上吝啬会导致重复互动,侵蚀信任。独特见解是内存不仅仅是数据——它是AI中移情的基础,让用户感觉被看到和重视。

层级2:数据与集成

AI代理应该连接哪些系统,以及连接到什么深度,以成为不可或缺的?更深的集成使代理成为平台,但也引入了失败风险,如API限速或停机。

对于支持代理,从像Stripe这样的核心计费集成开始是关键。添加Salesforce CRM、Zendesk票务系统、用户数据库和审计日志提升了实用性。每个连接允许处理更多场景,例如为锁定账户交叉检查计费与登录日志。

成功的代理从基于常见用户请求的2-3个集成开始,逐步扩展。在计费争议场景中,集成Stripe和Zendesk让代理无缝拉取支付历史并创建票据,将潜在放弃转化为已解决案例。

避免一次性集成一切以防止压倒性。例如,如果用户报告订阅错误,代理直接查询计费系统,确认问题,并提供选项而无需手动升级。

模型上下文协议集成
图片来源:Substack

个人反思: 从产品经理讨论中得出的一个教训是早期过度集成会创建脆弱系统。见解:将集成视为用户驱动的演进——从小开始构建用户依赖的核心,培养忠诚。

层级3:技能与能力

AI代理应该具备哪些特定技能,以及实施到什么深度,以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这一层级专注于通过针对性能力创建用户依赖。

在支持代理中,基本技能可能包括读取账户信息,而高级技能允许修改计费、重置密码或更改计划。每个技能增加价值但也提升风险,如错误变更。

像模型上下文协议(MCP)这样的工具简化了构建和共享技能。例如,一个启用MCP的密码重置技能可以在不同代理中重用,简化开发。

在实际场景中,当用户说“修复我的登录”时,代理使用只读技能诊断,然后使用修改技能重置,并在先确认以构建信任。这创建了依赖,因为用户更喜欢代理的效率而非手动过程。

技能考虑列表:

  • 只读技能:低风险,用于信息收集(例如,检查订阅状态)。
  • 修改技能:更高价值,用于行动(例如,更新计划)。
  • 深度水平:基本(查询数据) vs. 高级(多步解决)。

个人反思: 我观察到追求太多技能会稀释焦点。反直觉见解:在少数关键技能上的深度胜过广度,因为它深入解决真实痛点,使代理不可替代。

层级4:评估与信任

AI代理如何沟通限制并超出单纯准确率来构建用户信心?这一层级强调通过透明度而非完美来实现可信赖性。

对于支持代理,策略包括信心分数(“我85%自信这会修复你的问题”)、推理解释(“我检查了三个系统并发现……”)和行动前确认。优雅边界,如升级复杂问题,防止沮丧。

在结合登录和计费问题的场景中,代理可能说:“我对登录有信心但需要验证计费——让我把你连接到专家。”这种诚实比自信错误更能培养信任。

信任策略:

  • 信心指标:校准以匹配实际成功率。
  • 推理透明度:显示检查和发现。
  • 优雅边界:带有完整上下文的平滑人工移交。
  • 确认模式:高影响行动前询问许可。

用户更信任承认不确定性的代理,因为它调整期望并减少失望。

个人反思: 最大的教训是信任不是准确率——它是可预测性。过度承诺的代理侵蚀信心;低承诺高交付的代理构建持久采用。

AI代理的编排方法

如何实施AI代理架构以高效处理用户请求?编排选择如单代理或基于技能决定了开发便利性和迭代速度。

AI代理编排图
图片来源:Substack

单代理架构

构建有效AI代理的最简单方式是什么?从单代理设置开始,所有处理在一个上下文中发生,适合直接实施。

在支持代理中,像“我无法登录”的用户查询被端到端处理:检查状态、识别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这简单、可调试且成本可预测。

优点:易于管理;知道确切能力。缺点:复杂请求由于每次加载完整上下文而昂贵。

许多团队在这里成功而无需推进,因为它覆盖大多数案例。

基于技能的架构

路由器和专用技能何时改善AI代理效率?用于优化,其中路由器将查询定向到特定技能。

“我无法登录”的示例流程:

  1. 路由器发送到LoginSkill。
  2. LoginSkill检查并检测计费问题。
  3. 移交给BillingSkill进行续订。

MCP标准化技能能力,简化路由。优点:每个技能的模型优化。缺点:协调复杂。

基于工作流的架构

预定义工作流如何确保AI代理的可预测性?像LangGraph或CrewAI这样的工具为常见场景定义步骤。

对于账户访问:检查状态,然后失败尝试、计费,并相应路由。优点:可审计,适合合规重行业。缺点:对于不适合预定义工作流的边缘案例感觉僵硬。

协作架构

多代理协作的未来是什么样的?专用代理通过协议协调复杂问题。

在支持中,AuthenticationAgent处理登录问题,BillingAgent处理支付问题,CommunicationAgent管理用户互动。愿景:跨公司协作,如booking和航空公司代理。挑战:安全、计费、信任和可靠性。

从单代理开始简单;仅在遇到真实限制时添加复杂性。

多代理概述
图片来源:Substack

个人反思: 调试多代理设置可能令人头痛,但见解是初始简单性更好地扩展。早期过度复杂往往阻碍发布。

构建信任的反直觉真相

为什么用户更信任承认弱点的AI代理而非完美的?关于不确定性的诚实防止自信错误导致的信任侵蚀。

在支持中,代理自信地说“我已重置你的密码并更新计费地址”但失败会打破信任。相反,“我80%自信这会修复——我应该继续吗?”设置期望。

焦点在:

  1. 信心校准:陈述匹配实际率。
  2. 推理透明度:细节检查。
  3. 优雅升级:平滑人工转移。

透明度胜过准确率以实现采用。

个人反思: 痴迷于完美错过了要点——用户想要可靠性而非无懈可击。这将产品经理焦点从指标转向体验。

AI代理设计的下一步

高级AI代理构建中等待哪些自治和治理决策?即将讨论独立水平、许可 vs. 原谅,以及实际治理挑战。

结论

为采用率架构AI代理意味着通过层级决策和透明编排优先考虑信任。通过关注像客户支持这样的场景中的用户体验,产品经理可以创建神奇、可靠的代理。

AI概念图像
图片来源:Unsplash

实用摘要 / 操作清单

  • 评估内存需求: 从会话和上下文开始;基于用户反馈添加客户/行为。
  • 优先集成: 从像计费和CRM这样的2-3个关键系统开始。
  • 定义技能: 聚焦核心读/改能力;使用MCP实现可扩展性。
  • 构建信任机制: 实施信心分数、透明度和升级。
  • 选择编排: 默认单代理;随着复杂性增长演变为基于技能。
  • 基于反馈迭代: 监控放弃点并相应优化层级。

一页速览

核心问题: 为什么能力 ≠ 采用率?架构选择构建信任。

层级:

  • 内存:理解的类型。
  • 集成:实用性的深度。
  • 技能:通过能力区分。
  • 信任:透明度胜过准确率。

编排:

  • 单代理:简单开始。
  • 基于技能:高效路由。
  • 基于工作流:可预测路径。
  • 协作:未来协调。

信任见解: 承认限制以实现更好采用。

下一步: 自治和治理。

FAQ

AI代理内存层级的决策是什么?
内存选择如会话、客户、行为和上下文决定了代理如何预见用户需求。

集成如何影响AI代理可靠性?
从关键系统如计费和CRM开始添加价值但引入如停机的风险。

技能在AI代理区分中的作用是什么?
像读或改数据的技能创建依赖,由像MCP这样的工具增强。

为什么信任在AI代理中比准确率更重要?
用户更喜欢诚实沟通不确定性的代理以避免失望。

何时使用单代理架构?
它适合从简单开始,处理大多数案例而无需额外复杂性。

基于技能的架构如何改善效率?
通过路由到专用技能并为每个使用合适模型。

基于工作流的架构的缺点是什么?
对于不常见边缘案例感觉僵硬。

为什么在AI代理编排中从简单开始?
以避免不必要复杂并聚焦真实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