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 Banana Pro 完整开发者教程:释放 AI 图像生成的潜力

本文旨在回答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利用 Nano Banana Pro 的高级功能——包括思考能力、搜索接地和 4K 输出——来构建复杂且富有创意的应用程序? 通过本教程,您将逐步掌握这一下一代 AI 模型的各项特性,并学会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应用它们。


1. 在 Google AI Studio 中使用 Nano Banana Pro

本段欲回答的核心问题: 开发者如何在 Google AI Studio 中快速开始使用 Nano Banana Pro?

要在 Google AI Studio 中使用 Nano Banana Pro,首先访问 AI Studio,使用您的 Google 账户登录,然后在模型选择器中选中“Nano Banana Pro(Gemini 3 Pro Image)”。与免费版的 Nano Banana 不同,Pro 版本需要启用计费的 API 密钥,因此请确保已完成相关设置。

AI Studio 界面

实际应用场景: 假设您是一家初创公司的产品经理,需要快速生成产品原型的视觉稿。AI Studio 提供了一个无代码环境,让您能够直接输入提示词,实时预览模型输出,从而在投入开发前验证想法的可行性。

作者反思: 在使用 AI Studio 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先试后码”的重要性。通过可视化界面调试提示词,不仅节省了时间,还帮助我更精准地定义需求,避免了因提示词模糊导致的返工。


2. 项目设置

本段欲回答的核心问题: 配置 Nano Banana Pro 开发环境需要完成哪些关键步骤?

设置 Nano Banana Pro 项目需要三个核心步骤:获取 API 密钥、启用计费、安装相应的 SDK。

步骤 A:获取 API 密钥

首次登录 AI Studio 时,系统会自动为您创建一个 Google Cloud 项目和 API 密钥。您可以在 API 密钥管理页面 复制您的密钥。

API 密钥页面

步骤 B:启用计费

由于 Nano Banana Pro 没有免费额度,您必须在 Google Cloud 项目中启用计费。在 计费设置页面 中,点击“设置计费”并按照提示完成操作。

计费设置界面

成本说明:
生成图像的费用因分辨率而异。目前,1K 或 2K 图像每张成本为 0.24(另加输入和文本输出的令牌成本)。建议定期查看 官方定价页面 获取最新信息。

专业提示: 为节省 50% 的生成成本,可使用批量 API。虽然处理时间可能长达 24 小时,但适合非实时任务。

步骤 C:安装 SDK

根据您的开发语言选择安装相应的 SDK:

  • Python:

    pip install -U google-genai
    pip install Pillow
    
  • JavaScript / TypeScript:

    npm install @google/genai
    

作者反思: 在项目初期,我忽略了计费设置,导致多次调用失败。明确成本结构并提前配置,是确保项目顺利运行的基础。


3. 初始化客户端

本段欲回答的核心问题: 如何在代码中正确初始化 Nano Banana Pro 客户端?

初始化客户端时,需使用模型 ID gemini-3-pro-image-preview。以下是 Python 示例:

from google import genai
from google.genai import types

client = genai.Client(api_key="YOUR_API_KEY")
PRO_MODEL_ID = "gemini-3-pro-image-preview"

实际应用场景: 如果您正在开发一个内容生成平台,初始化客户端是连接模型与服务的第一步。确保 API 密钥安全存储,避免硬编码在代码中。


4. 基本生成

本段欲回答的核心问题: 如何使用 Nano Banana Pro 执行基础的图像生成任务?

基础生成允许您通过提示词控制输出内容,并指定宽高比。以下示例生成一张暹罗猫的图像:

prompt = "Create a photorealistic image of a siamese cat with a green left eye and a blue right one"
aspect_ratio = "16:9"  # 支持多种比例

response = client.models.generate_content(
    model=PRO_MODEL_ID,
    contents=prompt,
    config=types.GenerateContentConfig(
        response_modalities=['Text', 'Image'],  # 可仅生成图像
        image_config=types.ImageConfig(
            aspect_ratio=aspect_ratio,
        )
    )
)

for part in response.parts:
    if image := part.as_image():
        image.save("cat.png")
生成的猫图像

实际应用场景: 电商平台可利用此功能为商品生成个性化展示图,例如根据用户偏好定制宠物照片。

作者反思: 初学时常犯的错误是提示词过于笼统。通过迭代调试,我学会了用更具体的语言描述需求,显著提升了输出质量。


5. 思考过程

本段欲回答的核心问题: Nano Banana Pro 的“思考”能力如何提升生成过程的透明度?

启用思考功能后,模型会在生成图像前输出其推理过程,帮助用户理解其创作逻辑。通过设置 include_thoughts=True 实现:

prompt = "Create an unusual but realistic image that might go viral"
aspect_ratio = "16:9"

response = client.models.generate_content(
    model=PRO_MODEL_ID,
    contents=prompt,
    config=types.GenerateContentConfig(
        response_modalities=['Text', 'Image'],
        image_config=types.ImageConfig(
            aspect_ratio=aspect_ratio,
        ),
        thinking_config=types.ThinkingConfig(
            include_thoughts=True  # 启用思考
        )
    )
)

for part in response.parts:
    if part.thought:
        print(f"Thought: {part.text}")
    elif image := part.as_image():
        image.save("viral.png")

输出示例:

Thought: ## Imagining Llama Commuters
I'm focusing on the llamas now. The goal is to capture them as daily commuters on a bustling bus in La Paz, Bolivia...
思考过程示例图像

实际应用场景: 教育领域可用此功能向学生展示 AI 的创作思路,辅助理解复杂概念的视觉化过程。

作者反思: 思考日志不仅是调试工具,更是与 AI 协作的桥梁。它让我意识到,AI 并非黑箱,而是可解释的创意伙伴。


6. 搜索接地

本段欲回答的核心问题: 如何利用搜索接地功能生成基于实时数据的图像?

搜索接地允许模型访问 Google 搜索的实时数据,生成准确且最新的视觉内容。例如,生成东京未来五天的天气预报图:

prompt = "Visualize the current weather forecast for the next 5 days in Tokyo as a clean, modern weather chart. add a visual on what i should wear each day"

response = client.models.generate_content(
    model=PRO_MODEL_ID,
    contents=prompt,
    config=types.GenerateContentConfig(
        response_modalities=['Text', 'Image'],
        image_config=types.ImageConfig(
            aspect_ratio="16:9",
        ),
        tools=[{"google_search": {}}]  # 启用搜索
    )
)

for part in response.parts:
    if image := part.as_image():
        image.save("weather.png")

# 显示信息来源
print(response.candidates[0].grounding_metadata.search_entry_point.rendered_content)
天气预报图像

实际应用场景: 新闻媒体可借助此功能快速生成数据驱动的信息图,提升报道的时效性与可信度。

作者反思: 搜索接地将 AI 从静态知识库解放出来,使其成为动态信息的处理器。这提醒我们,AI 的应用边界正不断拓宽。


7. 4K 生成

本段欲回答的核心问题: 如何生成高分辨率的 4K 图像以满足专业需求?

Nano Banana Pro 支持 1K、2K 和 4K 分辨率,适用于印刷品、广告等高质量场景:

prompt = "A photo of an oak tree experiencing every season"
resolution = "4K"  # 选项包括 "1K", "2K", "4K"

response = client.models.generate_content(
    model=PRO_MODEL_ID,
    contents=prompt,
    config=types.GenerateContentConfig(
        response_modalities=['Text', 'Image'],
        image_config=types.ImageConfig(
            aspect_ratio="1:1",
            image_size=resolution
        )
    )
)
4K 图像示例

实际应用场景: 设计工作室可用 4K 生成功能为客户制作海报、宣传册等印刷材料,无需额外后期处理。

作者反思: 高分辨率虽带来视觉震撼,但也伴随成本上升。在项目规划中权衡质量与预算,是每位开发者的必修课。


8. 多语言能力

本段欲回答的核心问题: Nano Banana Pro 如何支持多语言文本生成与翻译?

模型能够生成并翻译图像中的文本,覆盖十几种语言。例如,创建西班牙语的教育图并翻译为日文:

# 生成西班牙语图
message = "Make an infographic explaining Einstein's theory of General Relativity suitable for a 6th grader in Spanish"

response = chat.send_message(message,
    config=types.GenerateContentConfig(
        image_config=types.ImageConfig(aspect_ratio="16:9")
    )
)

for part in response.parts:
    if image := part.as_image():
        image.save("relativity.png")

# 翻译为日文
message = "Translate this infographic in Japanese, keeping everything else the same"
response = chat.send_message(message)

for part in response.parts:
    if image := part.as_image():
        image.save("relativity_JP.png")

西班牙语图
日语翻译图

实际应用场景: 跨国企业可用此功能快速本地化培训材料,提升全球团队的沟通效率。

作者反思: 多语言支持不仅是技术特性,更是文化包容的体现。它让 AI 成为跨越语言障碍的沟通者。


9. 高级图像混合

本段欲回答的核心问题: 如何利用 Pro 版本混合多张图像生成复杂作品?

Nano Banana Pro 支持最多 14 张图像的混合,适用于创作集体照或产品合集:

# 混合多张图像
response = client.models.generate_content(
    model=PRO_MODEL_ID,
    contents=[
        "An office group photo of these people, they are making funny faces.",
        PIL.Image.open('John.png'),
        PIL.Image.open('Jane.png'),
        # 最多添加 14 张图像
    ],
)

for part in response.parts:
    if image := part.as_image():
        image.save("group_picture.png")
图像混合示例

实际应用场景: 社交媒体运营团队可合成用户投稿,制作社区活动纪念图。

作者反思: 图像混合功能展示了 AI 在合成创意中的潜力。但需注意,保持人物特征的真实性至关重要,过度混合可能导致失真。


10. 专业演示案例

本段欲回答的核心问题: Nano Banana Pro 在哪些独家场景中表现卓越?

以下是几个仅 Pro 版本支持的演示案例,展示其多样化应用:

个性化像素艺术(搜索接地)

提示词: “Search the web then generate an image of isometric perspective, detailed pixel art that shows the career of Guillaume Vernade”
模型通过搜索获取个人信息,并以像素艺术风格可视化。

像素艺术示例

复杂文本集成

提示词: “Show me an infographic about how sonnets work, using a sonnet about bananas written in it, along with a lengthy literary analysis of the poem. Good vintage aesthetics”
模型生成连贯长文本并完美集成到复杂布局中。

文本集成示例

高保真模拟

提示词: “A photo of a program for the Broadway show about TCG players on a nice theater seat, it’s professional and well made, glossy, we can see the cover and a page showing a stage.”
创建具有准确光影和纹理的印刷材料模拟图。

模拟示例

作者反思: 这些案例不仅炫技,更揭示了 AI 在个性化、教育和商业领域的实用价值。它们鼓励我们跳出传统框架,探索创意的无限可能。


11. 最佳实践与提示词技巧

本段欲回答的核心问题: 如何通过优化提示词获得最佳生成效果?

遵循以下指南,可显著提升 Nano Banana 系列模型的输出质量:

  • 高度具体化: 详细描述主体、颜色、光线和构图,增强对输出的控制。
  • 提供上下文与意图: 说明图像的用途或氛围,影响模型的创意选择。
  • 迭代优化: 利用对话能力逐步调整,而非追求一次完美。
  • 分步指令: 对复杂场景,将提示词拆分为清晰、连续的步骤。
  • 积极表述: 用“空旷无车的街道”替代“不要有车”,正面描述期望场景。
  • 控制视角: 使用摄影术语如“广角镜头”“微距拍摄”指导构图。
  • 善用搜索接地: 当需要实时数据时,明确指示模型搜索网络,例如“搜索关于里昂奥林匹克最近比赛的信息并制作图表”。
  • 成本优化: 使用批量 API 节省 50% 生成成本,适合非紧急任务。

作者反思: 提示词工程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通过不断实践,我学会了用模型的语言对话,从而释放其全部潜力。


结论

Nano Banana Pro(Gemini 3 Pro Image)通过思考、搜索和 4K 渲染能力,为创作者打开了 AI 图像生成的新前沿。无论是开发复杂应用还是探索个人项目,它都提供了强大而灵活的工具集。

作者最终反思: 技术本身并非目的,而是实现创意的桥梁。Nano Banana Pro 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先进功能,更在于它如何赋能我们以更高效、更富灵感的方式解决问题。持续学习、迭代实践,是驾驭这一切的关键。


实用摘要与操作清单

快速启动清单:

  1. 登录 Google AI Studio
  2. 获取并保存 API 密钥。
  3. 在 Google Cloud 启用计费。
  4. 安装对应语言 SDK(Python 或 JavaScript)。
  5. 使用模型 ID gemini-3-pro-image-preview 初始化客户端。
  6. 编写具体提示词,根据需要启用思考、搜索或 4K 模式。
  7. 迭代测试并优化输出。

一页速览:

  • 思考过程: 设置 include_thoughts=True 查看模型推理。
  • 搜索接地: 添加 tools=[{"google_search": {}}] 接入实时数据。
  • 4K 生成: 指定 image_size="4K" 获得高分辨率输出。
  • 多语言支持: 直接使用目标语言提示词生成或翻译内容。
  • 图像混合: 最多支持 14 张图像输入,生成复杂合成图。
  • 成本节省: 使用批量 API 降低 50% 费用,适合非实时任务。

常见问题解答 (FAQ)

1. Nano Banana Pro 与免费版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Pro 版本引入了思考能力、搜索接地和 4K 输出,而免费版更注重速度和成本效益。

2. 如何降低使用 Nano Banana Pro 的成本?
可通过批量 API 提交请求,节省 50% 费用,但处理时间可能延长至 24 小时。

3. 搜索接地功能是否支持所有类型的实时数据?
是的,只要通过 Google 搜索可获取的信息,均可用于生成图像,例如天气、新闻事件等。

4. 思考过程对最终输出有何影响?
思考过程本身不改变图像内容,但提供了模型创作逻辑的透明度,辅助用户调试提示词。

5. 4K 图像适用于哪些场景?
适用于印刷品、广告、高分辨率显示屏等对画质要求较高的专业场景。

6. 多语言能力支持哪些语言?
模型支持十几种语言,包括中文、西班牙语、日语等,可用于生成或翻译图像中的文本。

7. 图像混合功能最多支持多少张输入?
最多支持 14 张图像,但为保证人物特征真实性,建议限制在 5 张以内。

8. 如何在代码中启用搜索接地?
在生成配置中添加 tools=[{"google_search": {}}] 即可激活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