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GPT: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新一代推荐系统技术解析

一、传统推荐系统的困境与LLM带来的变革
在电商平台每天数亿级的用户行为日志中,推荐系统需要从点击、加购、收藏等碎片化行为中,精准捕捉用户真实意图。传统推荐系统主要依赖历史行为统计规律,存在两大核心痛点:
-
行为过拟合:过度依赖历史点击模式,导致推荐内容同质化
-
用户A浏览过3次咖啡机→持续推荐同类咖啡机 -
忽视用户潜在需求(如咖啡豆、磨豆器等关联商品)
-
-
长尾效应:头部商品占据80%曝光,尾部商品难以突围
-
小众设计师品牌商品曝光率不足0.3% -
新品上架后7天平均曝光量仅为成熟商品的1/5
-
RecGPT通过大语言模型(LLM)的语义理解能力,将推荐系统从”行为拟合”升级为”意图理解”。在淘宝”猜你喜欢”场景的线上测试显示:
-
用户点击商品类目多样性(CICD)提升6.96% -
商家曝光公平性提升9.47% -
用户日均停留时长(DT)增加4.82%
二、RecGPT技术架构深度解析
2.1 用户意图挖掘模块
2.1.1 超长行为序列处理
挑战:淘宝用户平均行为序列长度超过37,000条,远超LLM的128K token限制
解决方案:分层行为压缩技术
压缩层级 | 处理方法 | 效果提升 |
---|---|---|
行为级压缩 | 提取高置信度行为(收藏/加购/搜索) | 输入长度减少40% |
序列级压缩 | 时序-行为类型聚合+商品反向聚合 | 输入长度再减少58% |
示例压缩结果:
时间1(搜索:跑鞋,点击:运动袜),时间2(加购:运动水壶)|商品A,商品B,商品C
2.1.2 多阶段任务对齐
采用三阶段训练策略提升意图理解能力:
-
课程学习预训练(16.3k样本)
-
基础层:查询分类、查询-商品相关性判断 -
中间层:电商场景问答、商品卖点提取 -
高级层:因果推理、关键词提取
-
-
推理增强预训练(19.0k样本)
-
使用DeepSeek-R1生成高质量训练数据 -
重点训练:跨行为类型意图识别、隐性需求推理
-
-
自训练进化(21.1k样本)
-
模型自我生成训练数据 -
通过LLM裁判系统自动评估数据质量
-

2.2 物品标签预测模块
2.2.1 标签生成规范
要求输出格式为”修饰词+核心词”,例如:
户外防水防滑徒步鞋
2.2.2 多约束提示工程
生成提示包含5项核心约束:
约束类型 | 具体要求 | 示例 |
---|---|---|
兴趣一致性 | 标签必须与用户兴趣强相关 | 拒绝:刺绣鸟花卉丝绸枕套(护肤兴趣) |
多样性增强 | 每用户至少生成50个标签 | 覆盖:服装/美妆/家居等8个类目 |
语义精准度 | 避免模糊描述 | 拒绝:时尚运动器材 |
时效新鲜度 | 优先推荐新品类 | 夏季重点推荐:防晒衣/凉鞋 |
季节相关性 | 结合当前时间生成 | 冬季推荐:羽绒服/保暖内衣 |
2.3 三塔检索架构
创新性采用”用户-物品-标签”三塔架构:
塔结构 | 输入特征 | 输出维度 | 作用 |
---|---|---|---|
用户塔 | 用户ID+多行为序列 | 256维 | 捕捉协同过滤信号 |
物品塔 | 商品属性+统计特征 | 256维 | 基础商品表示 |
标签塔 | LLM生成的标签文本 | 256维 | 注入语义理解 |
融合公式:
最终得分 = β×用户塔得分 + (1-β)×标签塔得分
(β=0.6时效果最佳)
三、RecGPT部署效果分析
3.1 线上A/B测试结果
在淘宝”猜你喜欢”场景的线上实验(2025.6.17-6.20)显示:
指标 | 提升幅度 | 说明 |
---|---|---|
用户停留时长(DT) | +4.82% | 内容吸引力增强 |
点击商品类目多样性(CICD) | +6.96% | 突破信息茧房 |
曝光商品类目多样性(EICD) | +0.11% | 展示更丰富 |
商品详情页访问量(IPV) | +9.47% | 用户探索意愿提升 |
点击率(CTR) | +6.33% | 推荐精准度提高 |
日均点击活跃用户(DCAU) | +3.72% | 用户粘性增强 |

3.2 商家生态改善
通过分析不同商品组的CTR/PVR分布:
-
头部商品(Top 1%)CTR下降1.2%,避免过度集中 -
腰部商品(Top 10%-30%)CTR提升8.7% -
尾部商品(排名>50%)曝光量增加23%

四、技术挑战与未来方向
4.1 当前挑战
-
超长序列建模
-
仍有2%的用户行为序列超过128K token限制 -
需优化上下文窗口管理策略
-
-
多目标联合学习
-
当前采用定期模型更新方式 -
缺乏实时适应用户偏好变化的机制
-
4.2 未来规划
-
强化学习多目标优化
-
引入ROLL框架进行在线反馈优化 -
同时优化:用户参与度/转化率/平台健康度
-
-
端到端LLM裁判系统
-
开发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RLHF) -
构建统一的多任务评估体系
-
五、常见问题解答(FAQ)
Q1: RecGPT如何解决传统推荐系统的信息茧房问题?
A: 通过三层语义理解机制:
-
用户意图挖掘模块识别跨类目潜在兴趣 -
标签预测模块强制生成50+多样化标签 -
检索阶段平衡协同过滤与语义匹配得分
Q2: 部署RecGPT需要哪些硬件资源?
A:
-
训练阶段:8×A100 GPU(用于模型对齐) -
在线服务:采用FP8量化+KV缓存技术 -
推理速度提升57%,适合大规模部署
Q3: RecGPT对中小商家有什么影响?
A:
-
尾部商品曝光量提升23% -
商家广告分布更均衡 -
打破”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
Q4: 标签生成过程中如何保证质量?
A:
-
4维数据质量控制:相关性/一致性/特异性/有效性 -
人工+LLM双重评估机制 -
拒绝率控制在15%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