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电脑像水一样自己“流动”完成任务?认识一下 Swiflow 桌面 AI 助手

花自飘零水自流——如果工作也能像花瓣和水流一样轻盈,该有多好?Swiflow 正是带着这样的愿景诞生的桌面 AI 助手。它不会写代码、不会设计网页,却能用自然对话帮你把重复、琐碎、跨软件的日常任务“流”成一条顺畅的小溪。本文用通俗语言讲透它的设计思路、适合谁、怎么用、怎么装,以及在 AI 应用大潮中它与常见产品的差异。


目录

  1. Swiflow 是什么?
  2. 为什么取名叫 Swiflow?
  3. 四大核心功能
  4. Swiflow 与 AI IDE、App Builder、通用 Agent 有何不同?
  5. 项目架构与文件结构
  6. 开发与安装指南

  7. 常见疑问 FAQ
  8. 写在最后

Swiflow 是什么?

一句话:Swiflow 是一款装在电脑里的“私人秘书”,你用日常语言告诉它需求,它会自动拆成步骤、调用工具、记住偏好,最后把事情办完。
它有三个关键词:

关键词 解释 举例
桌面软件 直接跑在 Windows / macOS,不依赖浏览器 帮你批量重命名本地照片
自然对话 像跟朋友聊天一样提需求 “每 30 分钟检查一次新邮件,有发票就保存到指定文件夹”
自我驱动 设定一次,后续自己唤醒、执行、记忆 到期自动提醒、自动归档

为什么取名叫 Swiflow?

作者在深夜读到“花自飘零水自流”这句诗,突然想到:如果 AI 也能让工作如此不费力就好了。于是把诗句丢给语言模型,模型返回一串候选名字,其中 Swiflow 最合眼缘:

  • 读音贴近“水自流”。
  • 拆成 Swift(迅捷)+ Flow(流动),暗示轻快顺畅的体验。

四大核心功能

1. 多 Agent(多 Bot)系统

  • 一个 Bot = 一条“专业线”。
  • 你可以给不同 Bot 指定不同技能:

    • “财务小助手”——只负责发票、报销、记账
    • “资料搬运工”——只负责把下载目录的文件按日期归档
  • 用的时候点一下头像即可切换,互不干扰。

2. 自定义工作流

Swiflow 把提示词拆成两块:

固定部分(平台维护) 业务部分(你维护)
可用工具列表、自身流程 Bot 使命、最佳实践、行业知识

你只需要在 Bot 设置里改业务部分,就能让 AI 越来越懂你。

3. 定时任务

说一句话就能创建 cron:
“每半个小时帮我检查一下最新邮件。”
Swiflow 会把这句话翻译成系统定时任务,到点自己醒来干活。

4. 长期记忆

  • 主动记忆:说“请记住刚刚讨论的内容”,Swiflow 就会保存上下文。
  • 被动记忆:在提示词里写“遇到错误并解决后记下问题特点”,它会自动沉淀经验。
  • 手动维护:提供记忆管理面板,随时查看、删除、编辑。

5. MCP 协议支持

MCP 是一种让 AI 调用外部工具的协议。
流程:

  1. 在 MCP 管理界面添加 Server(例如 Excel 自动化 Server)。
  2. 给对应 Bot 打勾启用。
  3. Bot 立即获得新能力,比如读写 Excel 不依赖 Office COM 接口。

Swiflow 与 AI IDE、App Builder、通用 Agent 有何不同?

对比维度 AI IDE(Cursor、Copilot、Windsurf) App Builder(V0、Lovable、Bolt) 通用 AI Agent(Manus、Coze Space) Swiflow
目标用户 程序员 产品经理 / 设计师 所有人 非程序员的普通办公者
主要场景 写代码、调试 快速生成 Web App 通用问答、跨平台任务 本地文件与数据自动化
技术门槛 需要懂开发、调试 低代码,需理解组件 低,但配置复杂 最低,桌面安装即用
隐私 代码可能上传云端 页面托管云端 取决于平台 数据留在本地
示例任务 重构一段 React 组件 10 分钟上线产品 Landing Page 订机票、发推文 把下载目录的 PDF 自动按客户名归档

一句话总结:

  • 你写程序?用 AI IDE。
  • 你要展示型网页?用 App Builder。
  • 你要“什么都干一点”?用通用 Agent。
  • 你要“让电脑替我干重复活”?用 Swiflow。

项目架构与文件结构

swiflow-app/
├── src-core/          # Go 写的后端,负责任务调度、记忆存储、MCP 路由
├── src-front/         # Vue3 + TypeScript 前端,界面长得像聊天软件
├── src-tauri/         # Tauri 框架,把前端打包成 .exe / .dmg
├── src-docs/          # 本文档所在目录
├── public/            # 图标、音频等静态资源
└── build-*.sh         # 针对不同平台的一键构建脚本
目录 关键技术 作用
src-core Go + SQLite 高性能调度 & 本地存储
src-front Vue3 + Vite 聊天式 UI、Bot 市场、记忆面板
src-tauri Rust 调用系统级 API(文件系统、定时任务、通知)
build-*.sh Bash/PowerShell 自动打包、签名、生成安装包

开发与安装指南

下列命令全部摘自官方 README,真实可用。假设你已安装 Git、Node.js、Go 1.20+。

前端开发

# 克隆仓库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swiflow/swiflow-app.git
cd swiflow-app

# 安装依赖
yarn install

# 启动开发服务器,浏览器自动打开 http://localhost:5173
yarn dev

后端开发

# 另开终端
cd src-core

# 首次初始化数据库
go run . -m migrate

# 启动服务,默认端口 8080
go run . -m serve

前端会默认连接本地 8080,如需改端口,把 .env 里的 VITE_API_BASE 改掉即可。

桌面应用开发

# 确保前端 dev 服务器已关,避免端口冲突
yarn tauri dev

Tauri 会拉起一个调试窗口,热更新速度跟前端开发一样快。

一键构建

平台 脚本 产物
macOS ./build-mac.sh Swiflow.dmg
Windows ./build-win.sh Swiflow-setup.exe
macOS 交叉编译 Windows 见 src-docs/PACKAGE.md 同上

脚本会自动完成:

  • 前端 yarn build
  • 后端 go build
  • Tauri bundle & 代码签名(如配置证书)

Docker 部署

如果你有一台 24 小时开机的 NAS 或服务器,可以把 Swiflow 后端跑在容器里,前端仍用桌面客户端连接远程 API。

# 根目录下
docker-compose up -d

默认把 8080 端口映射出来,桌面客户端在设置里填 http://<服务器IP>:8080 即可。


常见疑问 FAQ

Q1:Swiflow 免费吗?

主仓库采用双重许可证:

  • 个人非商业用途:完全免费,源码开放。
  • 企业或 SaaS 场景:需遵守 LICENSE-ADDENDUM.md 附加条款。
    请按需阅读许可证文件。

Q2:必须联网吗?

  • 本地任务(文件归档、定时提醒)完全离线。
  • 调用云端大模型(如 GPT-4)时才需要联网,可自托管开源模型替代。

Q3:支持哪些文件类型?

只要系统能识别,就能操作。常见场景:

  • 文档:PDF、Word、Excel、PPT、TXT、Markdown
  • 媒体:JPG、PNG、MP4、MP3
  • 数据:CSV、JSON、SQLite、Parquet

Q4:记忆会不会越存越大?

记忆默认存 SQLite,支持设置 TTL(生存周期)。
示例:在记忆管理里勾选“自动清理 90 天未引用的记录”即可。

Q5:如何贡献代码?

  1. Fork 仓库
  2. 新建 feat/xxx 分支
  3. 保持 commit message 清晰
  4. 提 Pull Request,CI 通过即可合并

写在最后

Swiflow 并不打算成为“万能神器”,它只是帮你把电脑里最枯燥的那部分工作自动化——像水一样自然流动。
如果你厌倦了每天手动整理文件、反复检查邮件、复制粘贴表格,不妨给它一个下午的时间,让它学会你的习惯,然后把时间还给自己。

愿你也能在 AI 加持下,体会到“花自飘零水自流”的轻松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