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图标 高效码农:前沿AI、IT技术与开发者分享

RLinf引爆AI训练革命:单卡到千卡集群一气呵成

从零开始理解 RLinf:打造下一代强化学习基础设施的完整指南

读完这篇,你将清楚:RLinf 是什么、能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它为什么可能是你下一个项目最趁手的工具。


1. 先抛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新的强化学习框架?

很多初学者第一次用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RL)时,都会遇到类似的“三连击”:

  • 代码能跑,但 GPU 利用率低;
  • 想换个模型,环境配置又是一通折腾;
  • 多机并行?光是通信拓扑就让人头大。

RLinf 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些“跑不起来、跑不快、跑不稳”的痛点。它的口号很直接:让大规模强化学习像写普通 Python 脚本一样简单


2. RLinf 是什么?一句话讲清

RLinf 是一个开源、可扩展、面向智能体 AI 的后训练(post-training)强化学习基础设施
名字里的 “inf” 有两层含义:

  • Infrastructure —— 像地基一样,支撑着上层应用;
  • Infinite —— 支持开放式学习、持续泛化,理论上可以无限扩展。
RLinf 总览

3. 核心特性:把技术讲成人话

3.1 Macro-to-Micro Flow(简称 M2Flow)

概念 人话解释 带来的好处
宏观逻辑流 你在 Python 里写的训练流程,比如“采样 → 计算优势 → 更新策略” 逻辑清晰,容易调试
微观执行流 系统真正跑起来的物理流程,比如哪块 GPU 负责采样、哪块负责前向 自动优化,无需手动分配
解耦 两者分离,逻辑写一次,物理执行可以随硬件自动切换 不再“绑死”在一套机器上

3.2 三种执行模式(总有一款适合你)

模式 场景 优点 缺点
Collocated(同地) 单机多卡 共享 GPU 内存,延迟低 扩展性有限
Disaggregated(分离) 多机多卡 流水线并行,吞吐高 需要高速网络
Hybrid(混合) 资源不规则 自由组合,按需分配 配置稍复杂

一句话总结:写代码时不用管模式,系统会自动挑最合适的。

3.3 自动调度策略

  • 你:专心写算法;
  • RLinf:监控 GPU 利用率、网络带宽、显存占用,然后决定 何时 Collocated、何时 Disaggregated
  • 结果:平均再省 20–40% 训练时间。

4. 机器人也能用:Embodied Agent 支持

RLinf 把“机器人训练”当成一等公民,内置了常见组件:

类别 具体支持 备注
VLA 模型 OpenVLA、OpenVLA-OFT、π₀ 开箱即用
仿真器 ManiSkill3、LIBERO CPU/GPU 都可跑
首次 π₀ 家族的首次 RL 微调 官方教程已给出示例

如果你手里正好有机械臂、移动底盘,甚至只是想玩虚拟环境,RLinf 已经准备好了接口。


5. 速度:数字不会说谎

对比维度 RLinf 其他框架 提升
Hybrid 模式吞吐 120%+ 基准 100% 显著
弹性扩缩容 秒级完成 分钟级 20–40% 额外提速

6. 易用性: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留给用户

6.1 多后端支持

后端 适合谁 特点
FSDP + Hugging Face 初学者、快速原型 零门槛,社区模型一键加载
Megatron + SGLang 资深玩家、千卡任务 极致性能,支持 5D 并行

6.2 内置算法

  • PPO
  • GRPO
  • DAPO
  • Reinforce++

算法接口统一,换算法只需改一行。


7. 安装与上手:三步曲

官方文档:RLinf.readthedocs.io

7.1 安装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RLinf/RLinf.git
cd RLinf
pip install -e .

7.2 快速体验 1:给机械臂用 PPO

# 教程:PPO Training of VLAs on Maniskill3
python examples/embodied/ppo_maniskill3.py

7.3 快速体验 2:给大语言模型用 GRPO

# 教程:GRPO Training of LLMs on MATH
python examples/reasoning/grpo_math.py

8. Roadmap: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8.1 系统级增强

  • [ ] 异构 GPU 支持(A100 + 4090 混搭)
  • [ ] 异步流水线
  • [ ] MoE(专家混合模型)
  • [ ] vLLM 推理后端

8.2 应用级扩展

  • [ ] Vision-Language Model 训练
  • [ ] 深度搜索智能体
  • [ ] 多智能体
  • [ ] 更多仿真器(Meta-World、GENESIS)
  • [ ] 更多 VLA 模型(NVIDIA GR00T)
  • [ ] 世界模型
  • [ ] 真机 RL(不再局限于仿真)

9. 常见问答(FAQ)

用对话体,直接回答你可能想问的。

Q1:RLinf 与 VeRL、DeepSpeed-Chat 有什么区别?
A:VeRL 聚焦 LLM,DeepSpeed-Chat 聚焦对话;RLinf 同时覆盖 LLM、VLM、VLA,并且把“机器人训练”作为一等公民。

Q2:我只有一台 3090,能用吗?
A:完全可以。Collocated 模式就是为单机多卡准备的,自动调度会把显存、带宽都算进去。

Q3:需要改多少代码才能从 PPO 切换到 DAPO?
A:一行。算法接口统一,改个字符串即可。

Q4:多机训练怎么配网络?
A:官方文档有 Multi-node Training 章节,照着复制粘贴即可。

Q5:有没有 LoRA?
A:有,官方教程:LoRA Integration


10. 进阶玩法:5D 并行 + Checkpoint 恢复

功能 链接 一句话总结
5D 并行配置 教程 把 Megatron-LM 的并行维度用到极致
Checkpoint 恢复 教程 训练中断也不怕,秒级恢复

11. 如何贡献代码

  1. 阅读 贡献指南
  2. 开 Issue 讨论需求;
  3. 提 PR,CI 会自动跑单测。

12. 致谢与引用

如果 RLinf 帮到了你,请这样引用:

@misc{RLinf_repo,
  title        = {RLinf: Reinforcement Learning Infrastructure for Agentic AI},
  howpublished = {\url{https://github.com/RLinf/RLinf}},
  note         = {GitHub repository},
  year         = {2025}
}

论文将在 2025 年 9 月 20 日 发布,届时会更新官方 BibTeX。


13. 结语

RLinf 不是“又一个框架”,而是一次把强化学习工程化做到极致的尝试。
无论你是想给大语言模型做后训练,还是让机械臂学会叠衣服,RLinf 都提供了从入门脚本到千卡集群的完整通路。

下一步?
打开终端,敲下 git clone,让 RLinf 帮你把想法真正跑起来。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