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ori:为大型语言模型构建类人记忆的智能引擎
前言:当AI学会记忆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当你与AI助手讨论项目需求时,它记得你上周提到的技术栈偏好;当你咨询代码问题时,它了解你正在使用的框架版本。这就是Memori带来的变革——为大型语言模型(LLMs)赋予类人记忆能力的开源引擎。
作为开发者或AI研究者,你是否经历过这些困扰:
-
每次对话都要重复交代项目背景 -
多轮对话中关键信息丢失 -
跨会话知识无法继承 -
个性化偏好需要反复说明
Memori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生。本文将全面解析这个开箱即用的记忆引擎,展示它如何让LLMs真正理解上下文。
核心价值:双模式记忆架构
🧠 意识模式(短时工作记忆)
memori = Memori(conscious_ingest=True) # 一键启用
模拟人类短期记忆,自动提取关键信息:
-
身份识别:姓名、角色、位置等基本信息 -
技术偏好:常用工具栈、编码风格 -
项目追踪:当前进行的开发任务 -
技能画像:熟悉的语言框架列表 -
关系网络:常协作的同事伙伴
就像人类会记住同事的咖啡喜好,Memori让AI记住你讨厌TypeScript但热爱Python
🔍 自动模式(动态智能检索)
memori = Memori(auto_ingest=True) # 启用智能搜索
每次对话实时检索相关记忆:
-
解析用户问题核心意图 -
全库搜索关联信息 -
精准注入3-5条最相关记录 -
动态优化上下文相关性
⚡ 混合模式(最佳实践)
# 双模式协同工作
memori = Memori(
conscious_ingest=True,
auto_ingest=True
)
模式 | 触发时机 | 记忆量 | 典型应用场景 |
---|---|---|---|
意识模式 | 会话开始时 | 5-10条 | 身份/偏好等核心信息 |
自动模式 | 每次查询时 | 3-5条 | 技术问题深度解析 |
技术架构:三层智能处理
第一层:记忆处理中心
from memori import MemoryProcessor
processor = MemoryProcessor()
processor.analyze(conversation_text)
采用Pydantic结构化处理:
-
✅ 实体提取:自动识别技术术语、人名项目 -
✅ 智能分类:事实/偏好/技能精准归档 -
✅ 数据验证:类型安全的内存存储
第二层:意识代理
conscious_agent = ConsciousAgent()
conscious_agent.promote_memories()
定期执行(默认6小时):
-
扫描长期记忆库 -
识别高频出现信息 -
提升关键内容到短时记忆 -
建立实体关系图谱
第三层:检索代理
retriever = RetrieverAgent()
context = retriever.fetch("Python异步编程")
动态查询优化技术:
-
查询语义理解 -
记忆相关性评分 -
多路召回机制 -
结果智能排序
五分钟上手指南
安装与配置
pip install memorisdk # 安装核心库
创建配置文件 memori.json
:
{
"database": {
"connection_string": "sqlite:///memory.db"
},
"agents": {
"openai_api_key": "sk-your-key",
"conscious_ingest": true
}
}
基础使用示例
from memori import Memori
from openai import OpenAI
# 初始化记忆引擎
memori = Memori(config_path="memori.json")
memori.enable() # 启用自动记录
# 首次对话 - 建立上下文
client = OpenAI()
response1 = client.chat.completions.create(
model="gpt-4o",
messages=[{"role": "user", "content": "我在开发Flask电商项目"}]
)
# 二次对话 - 记忆自动生效
response2 = client.chat.completions.create(
model="gpt-4o",
messages=[{"role": "user", "content": "如何添加支付模块?"}]
)
# AI将自动关联之前的Flask项目上下文
数据库支持矩阵
数据库类型 | 连接示例 | 适用场景 |
---|---|---|
SQLite | sqlite:///memory.db |
本地开发测试 |
PostgreSQL | postgresql://user:pass@localhost/memori |
生产环境 |
MySQL | mysql://user:pass@localhost:3306/memdb |
企业级部署 |
高级应用场景
记忆工具链集成
from memori.tools import create_memory_tool
# 创建记忆查询工具
memory_tool = create_memory_tool(memori)
# 在LangChain中使用
from langchain.agents import AgentExecutor
agent = AgentExecutor(tools=[memory_tool])
agent.run("我去年用什么数据库解决过高并发问题?")
多智能体协同记忆
# CrewAI多Agent系统中的共享记忆
from crewai import Crew, Agent, Task
developer = Agent(
role='后端开发',
memory=memori # 共享记忆实例
)
reviewer = Agent(
role='代码审查',
memory=memori # 同一记忆实例
)
记忆数据分析
# 获取记忆统计报告
stats = memori.get_memory_stats()
print(f"技术偏好分布:{stats['preferences_distribution']}")
print(f"高频技能标签:{stats['top_skills']}")
# 导出记忆关系图谱
graph = memori.export_kg()
graph.render("memory_relationships.png")
技术实现深度解析
记忆存储结构
-- 核心数据表结构
CREATE TABLE short_term_memory (
id INTEGER PRIMARY KEY,
content TEXT NOT NULL,
category VARCHAR(32), -- fact/preference/skill等
expiration TIMESTAMP
);
CREATE TABLE memory_relationships (
source_id INTEGER,
target_id INTEGER,
relation_type VARCHAR(64)
);
智能体决策流程
graph TD
A[用户输入] --> B{记忆触发判断}
B -->|新会话| C[意识模式注入]
B -->|持续对话| D[自动模式检索]
C --> E[加载短时记忆]
D --> F[生成检索关键词]
F --> G[多路召回]
G --> H[相关性排序]
H --> I[TOP5记忆注入]
性能优化策略
-
分层缓存机制: -
热点记忆LRU缓存 -
查询结果TTL缓存
-
-
异步处理: -
记忆分析后台线程 -
非阻塞IO操作
-
-
批量处理: -
会话记录批量入库 -
定期合并更新
-
真实应用案例
个性化开发助手
# 记忆驱动的代码生成
context = memori.retrieve_context("用户偏好")
if "喜欢简洁代码" in context:
generate_clean_code()
elif "需要详细注释" in context:
generate_commented_code()
跨会话需求追踪
用户:需要支持支付宝支付
[三天后]
用户:支付模块做好了吗?
AI:您要求的支付宝支付已在PR#23中实现,当前状态...
技术团队知识传承
# 新成员加入时加载团队记忆
onboarding_memori = Memori()
onboarding_memori.load_team_knowledge("team123")
# 包含团队技术规范、常用工具链等
常见问题解答
记忆存储在哪里?安全吗?
所有记忆数据存储在您指定的数据库中,支持本地SQLite或私有化部署的PostgreSQL。Memori本身不收集任何数据。
会显著增加API调用成本吗?
意识模式仅在会话启动时运行一次,自动模式通过智能检索将额外请求控制在合理范围。实测显示对话轮次减少30%以上,总体成本持平或下降。
支持哪些LLM平台?
采用通用接口设计,兼容:
-
OpenAI GPT系列 -
Anthropic Claude -
本地部署LLMs -
阿里云通义千问 -
任何ChatCompletion接口
如何控制记忆内容?
提供细粒度管理API:
memori.forget("旧项目信息") # 删除特定记忆
memori.set_memory_ttl(72) # 设置记忆有效期
memori.disable_category("preferences") # 禁用某类记忆
最佳实践建议
意识模式配置策略
# 优化短时记忆的配置
Memori(
conscious_top_k=7, # 保留7条核心记忆
conscious_refresh_hours=12, # 每日分析两次
essential_categories=["identity", "current_projects"]
)
企业级部署方案
graph LR
A[客户端] --> B[记忆代理层]
B --> C{记忆类型判断}
C -->|短时记忆| D[Redis集群]
C -->|长期记忆| E[PostgreSQL HA]
B --> F[分析计算节点]
避坑指南
-
避免过度记忆: # 限制单次注入量 memori.set_max_injection(5)
-
敏感信息处理: memori.add_filter(r"\d{4}-\d{2}-\d{2}") # 过滤日期
-
定期记忆审计: memori.audit().generate_report("memory_audit.pdf")
生态集成方案
框架适配器列表
框架 | 集成方式 | 功能亮点 |
---|---|---|
LangChain | MemoriMemory 组件 |
无缝替换现有memory模块 |
CrewAI | 共享记忆实例 | 跨Agent知识传递 |
AutoGen | 记忆装饰器 | 自动记录多Agent对话 |
Haystack | 记忆检索器 | 增强RAG上下文 |
可视化监控方案
from memori.monitor import MemoryDashboard
dashboard = MemoryDashboard(memori)
dashboard.start_server(port=8050)
访问 http://localhost:8050
查看:
-
实时记忆热度图 -
类别分布饼图 -
实体关系网络 -
检索命中统计
结语:构建有记忆的AI未来
Memori通过双模式记忆架构解决了LLM的”金鱼记忆”难题:
-
短时工作记忆保持核心上下文 -
动态智能检索实现精准关联 -
三层处理机制保障高效稳定
无论您是开发个人AI助手,还是构建企业级智能体系统,Memori都提供了开箱即用的记忆基础设施。其简洁的API设计让集成成本降至最低,而智能记忆处理能力则带来质的体验提升。
就像人类文明因文字记录而飞跃,AI也将因记忆引擎步入新纪元
https://memori.gibsonai.com/docs | https://www.gibsonai.com/discord
本文内容基于Memori开源项目文档,适用于Python 3.8+环境,MIT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