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 革命性升级:用 COPILOT 函数将 AI 智能融入你的公式计算

告别繁琐的数据处理,让 AI 直接在 Excel 表格中为你工作!微软 Excel 团队合伙人总监 Catherine Pidgeon 亲自揭秘这项改变游戏规则的新功能。

如果你是 Excel 的深度用户,是否曾为这些场景头疼不已?

  • 手动阅读、标记成百上千条客户反馈,耗时又费力?
  • 绞尽脑汁为营销活动构思关键词或创意点子?
  • 需要将复杂的报表数据提炼成通俗易懂的总结?
  • 反复在不同工具间切换进行数据分类或情感分析?

微软 Excel 最新推出的 COPILOT 函数,正是为解决这些痛点而生。它将大型语言模型(LLM)的强大能力直接嵌入 Excel 的计算引擎,让你无需离开熟悉的电子表格环境,就能利用 AI 分析文本、生成内容、分类数据,彻底改变你与数据的互动方式。目前该功能已向 Microsoft 365 Copilot 许可用户Beta 频道开放(Windows 需版本 2509 Build 19212.20000+,Mac 需版本 16.101 Build 25081334+),并将很快通过 Frontier 计划登陆 Excel 网页版。

一、COPILOT 函数是什么?它如何颠覆传统工作流?

简单来说,COPILOT 是一个全新的 Excel 原生函数。你只需要像使用 SUMVLOOKUP 一样,在单元格中输入它,并提供一个自然语言指令(Prompt),必要时引用表格中的数据作为上下文,AI 就会立刻生成结果。

它的革命性在于:

  1. 深度集成,动态更新: 它并非一个需要手动刷新的插件或外部工具。作为 Excel 计算引擎的一部分,当你的源数据发生变化时,COPILOT 生成的结果会自动重新计算并更新!无需点击“刷新”按钮或重新运行脚本,你的分析报告永远保持最新状态。
  2. 无缝协作现有公式: COPILOT 可以完美嵌入到你现有的公式逻辑中:

    • IF 判断 COPILOT 的输出结果并执行不同操作:=IF(COPILOT("情感是正面吗", A1)="是", "推进", "复查")
    • SWITCH 根据 COPILOT 的分类结果映射到不同值。
    • LAMBDA 创建自定义函数,内部调用 COPILOT 处理复杂文本逻辑。
    • WRAPROWS 整理 COPILOT 返回的多项结果。
    • 更重要的是:其他公式的计算结果可以直接作为 COPILOT 指令的一部分!例如:=COPILOT("总结关键点: " & B10, C1:C100),其中 B10 可能是另一个公式生成的摘要要求。
  3. 操作极简,效率飞跃: 省去了导出数据、使用其他 AI 工具、复制结果回 Excel 的繁琐步骤。一切在网格内完成。

函数语法详解

=COPILOT(prompt_part1, [context1], [prompt_part2], [context2], ...)

  • prompt_part (必需): 用自然语言描述你希望 AI 完成的任务或回答的问题。清晰度决定结果质量!
  • context (可选): 提供 AI 分析所需的上下文或数据。可以是一个单元格(如 A1)或一个区域(如 D4:D18)。

举个真实例子:

假设你在 D4:D18 区域收集了客户对新款咖啡机的评论。传统方法需要人工逐条阅读、标记情感(正面/负面/中性)或归类(如“设计”、“功能”、“价格”)。

用 COPILOT 只需一步:

=COPILOT("按情感分类此反馈:正面、负面或中性,并简要说明原因", D4:D18)

输入此公式后,COPILOT 可能返回类似结果:

客户反馈原文 COPILOT 分类与原因
“咖啡味道很棒,但太贵了。” 负面 (价格因素)
“操作非常简单,早上节省时间!” 正面 (易用性、效率)
“外观设计很现代。” 正面 (设计)

重要隐私保障: 通过 COPILOT 函数发送的数据绝不会用于训练或改进 AI 模型。你的输入信息保持机密,仅用于生成你请求的输出。

二、解锁无限可能:COPILOT 函数的四大核心应用场景

场景 1: 激发创意灵感 (Spur Ideas)

  • 痛点: 构思营销方案、产品特性、广告文案或活动名称时思路枯竭。
  • COPILOT 解法:

    • =COPILOT("基于以下描述生成 10 个相关 SEO 关键词", A2) // A2 是产品描述
    • =COPILOT("将这句标语改得更简洁有力: '" & B5 & "'")
    • =COPILOT("将以下技术说明转化为吸引非专业人士的广告语,语气激动人心:", C1)
    • =COPILOT("为春季促销活动想 5 个创意主题名称")

场景 2: 智能生成摘要 (Generate Summaries)

  • 痛点: 面对大量文本数据(调研报告、用户访谈记录、长篇文章)或复杂计算结果,需要快速提炼核心观点或通俗解释。
  • COPILOT 解法:

    • =COPILOT("用三点总结以下客户访谈记录的核心诉求", E1:E20)
    • =COPILOT("用通俗语言解释单元格 F10 中这个复杂公式计算出的结果代表什么业务含义") // F10 可能是 =XIRR(...)
    • =COPILOT("分析 G 列销售数据,指出过去三个月的主要趋势")
    • =COPILOT("将这份项目报告(H1:H50)浓缩成一段 100 字以内的执行摘要,用于向管理层汇报")

场景 3: 高效分类数据 (Classify Data)

  • 痛点: 手动分类客户反馈、支持工单、问卷开放题、社交媒体评论等文本信息效率低下且易出错。
  • COPILOT 解法:

    • =COPILOT("将以下用户反馈按主题分类: 功能请求、Bug 报告、使用问题、赞美", I1:I100)
    • =COPILOT("判断每条支持工单的紧急程度: 高、中、低", J4:J30)
    • =COPILOT("分析 K 列的产品评论,给出情感评分 (1-5 分,5 为最满意)")
    • =COPILOT("根据描述,将 L 列中的客户归类到细分市场: 学生、专业人士、家庭用户、企业", L2:L50)

场景 4: 快速构建列表与表格 (Create Lists or Tables)

  • 痛点: 需要快速生成结构化数据用于测试、示例或规划,但手动输入费时。
  • COPILOT 解法:

    • =COPILOT("生成一个包含 10 款虚构智能手机的表格,列包括:型号、品牌、屏幕尺寸(英寸)、价格(USD)、主要卖点") // 结果自动“溢出”填充多行多列
    • =COPILOT("列出实施新 CRM 系统的 8 个关键步骤及其负责人角色")
    • =COPILOT("基于 M1 单元格的市场类别,生成该类别下 5 个潜在竞争对手的公司名称和核心产品")
    • =COPILOT("创建一个项目时间表草案,包含任务名称、开始日期、结束日期、负责人四列,共 6 个主要任务")

三、成为 COPILOT 函数高手:实用技巧与注意事项

想要获得最佳结果,请遵循这些关键技巧:

  1. 撰写清晰有效的指令 (Prompt):

    • 具体明确: 避免模糊指令。说“按产品线和地区总结销售额并标出最高和最低值”比“分析销售数据”好得多。
    • 指定范围和格式: 明确告诉 AI 哪些数据是分析对象 (A2:B100),结果需要以什么形式呈现 (“返回一个带标题的两列表格”, “用逗号分隔的列表”)。
    • 使用行动动词: “总结(Summarize)”、“分类(Categorize)”、“排序(Rank)”、“生成(Generate)”、“重写(Rewrite)”、“解释(Explain)”。
    • 提供示例 (如果可能): 对于格式要求高的输出,可以在指令中简单举例期望的格式。
    • 拆分复杂任务: 如果一次请求结果不理想,尝试拆成多个步骤或使用多个单元格的 COPILOT 函数协作。
  2. 理解数据边界:

    • 知识范围: COPILOT 函数依赖其内置语言模型的知识。它无法直接访问实时网页数据或你公司内部的机密文档/数据库

      • 解决方案: 如果分析需要用到外部或内部数据,必须先将这些数据导入或输入到你的 Excel 工作簿中,然后在 COPILOT 函数中引用这些单元格或区域作为 context
    • 输出验证: AI 生成的内容(尤其是涉及关键业务决策或报告时)必须由人工审查和验证其准确性。将其视为强大的辅助工具,而非绝对权威。
  3. 高效使用调用配额:

    • 当前限制:每 10 分钟最多 100 次调用,每小时最多 300 次调用
    • 节省配额的技巧:

      • 使用数组处理批量数据: =COPILOT("分类情感", D4:D100) 对包含 97 条评论的整个区域只算作 1 次调用
      • 避免拖拽填充大量独立公式: =COPILOT("总结", D4) 向下拖拽填充到 D5:D100,会产生 97 次独立调用,极易触发配额限制。优先尝试数组方式。
      • 微软承诺: 未来将逐步放宽调用次数限制。
  4. 其他重要事项:

    • 完全可选: 只有当你主动在单元格中输入 =COPILOT(...) 时,该功能才会被使用。不影响工作簿的其他部分。
    • 日期格式: 当前版本中,COPILOT 返回的日期是文本格式,而非 Excel 的日期序列值。需要使用 DATEVALUE 等函数进行后续转换。

四、展望未来:微软正在持续改进 COPILOT 函数

AI 技术日新月异,COPILOT 函数也在不断进化。微软团队正专注于以下方面的提升:

  • 增强大数组处理能力: 解决当前在返回超大数组时可能出现的行省略问题。目前建议优化查询,返回更小规模的结果。
  • 持续优化模型性能: 积极测试和评估不同模型,致力于为 Excel 用户提供性能与能力俱佳的底层 AI 引擎。模型本身会随时间推移变得更强大、更智能。
  • 提供更智能的引导: 探索当用户输入明显不适用于 LLM 的任务指令时(例如 =COPILOT("求和这些值", A1:A10),这显然是 SUM 函数的任务),系统能给出友好的提示或建议。
  • 扩展知识接入能力: 积极研究如何安全地为 COPILOT 函数增加访问实时网页信息或特定企业知识库(在合规前提下)的可能性,以增强其回答的相关性和准确性。
  • 改进日期处理: 使 COPILOT 能直接返回 Excel 原生的日期序列值,方便后续日期计算和格式化。

五、常见问题解答 (FAQ)

  1. Q:使用 COPILOT 函数需要额外付费吗?
    A:是的,你需要拥有 Microsoft 365 Copilot 许可证。具体许可选项(面向企业或个人)请参考微软官方说明(见文末链接)。

  2. Q:我的数据安全吗?输入的数据会被微软拿去训练 AI 吗?
    A:非常安全。 微软明确承诺:通过 COPILOT 函数发送的数据不会被用于训练或改进任何 AI 模型。你的输入数据仅用于实时生成你请求的输出,并保持机密性。

  3. Q:我可以在 Excel 网页版 (Excel for the web) 上用吗?
    A:目前该功能首先在 Excel for Windows 和 Excel for Mac 的 Beta 频道推出。Excel 网页版用户将能通过 Frontier 计划在后续阶段体验该功能。

  4. Q:它和之前 Excel Labs 里的 LABS.GENERATIVEAI 函数有什么关系?
    A:COPILOT 函数是 LABS.GENERATIVEAI 函数的正式版和进化版。它从实验性插件 (Excel Labs) 升级为深度集成到 Excel 核心的原生功能,稳定性和集成度更高。感谢早期用户通过 LABS.GENERATIVEAI 提供的宝贵反馈!

  5. Q:为什么我输入了公式,却得到错误或不满意的结果?
    A:请检查:
    * 指令 (Prompt) 是否清晰、具体? 尝试更详细地描述任务。
    * 是否引用了正确的数据区域 (Context)
    * 是否触发了调用配额限制? (等待一段时间再试)。
    * 任务本身是否适合 AI 处理? (例如纯数值计算用 SUM 更好)。
    * 当前模型的局限性。尝试拆分任务或调整指令表述。

  6. Q:如何给微软反馈我对这个功能的意见或遇到的问题?
    A:在你的 Excel 工作表中使用 COPILOT 函数后,通常会弹出一个标注为 “AI-generated” 的提示框。请使用该框上的 👍 (赞) 或 👎 (踩) 按钮提交你的反馈。你的意见对改进功能至关重要!


拥抱 Excel 智能新时代

COPILOT 函数标志着 Excel 从一个强大的计算工具,向一个智能数据分析伙伴的跃迁。它将自然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无缝融入我们最熟悉的数据处理环境,显著降低了利用 AI 的门槛,让文本分析、内容生成和创意激发变得触手可及。

虽然当前版本在调用配额、大数组支持和特定格式(如日期)处理上还有优化空间,但其核心价值——在 Excel 内部实现 AI 驱动的动态分析与内容生成——已经清晰展现。随着模型的持续优化和功能的不断迭代,COPILOT 函数必将成为 Excel 用户提升生产力的利器。

现在就开始探索:

  1. 确保你拥有 Microsoft 365 Copilot 许可证。
  2. 加入 Microsoft 365 Insider Program (Beta 频道)。
  3. 将你的 Excel 更新到指定版本 (Windows: Build 19212.20000+ / Mac: Build 25081334+)。
  4. 打开一个包含文本数据的工作簿,尝试输入你的第一个 =COPILOT("你的指令", 你的数据区域) 公式!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