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图标 高效码农

EGGROLL革命:低秩扰动如何让十亿参数模型实现无梯度训练?

当进化策略遇上十亿参数:EGGROLL 如何让大模型“无梯度”训练成为可能?

作者:一位想把黑盒优化讲清楚的工程师
更新时间:2025-11-24
关键词:EGGROLL、进化策略、低秩扰动、无梯度优化、大模型训练、整数预训练、RWKV、GRPO、ES、LoRA


一句话先给答案

EGGROLL 用“低秩矩阵扰动”代替传统进化策略里的“满秩随机矩阵”,把内存从 O(mn) 砍到 O(m+n),再把计算从 O(mnN) 压到 O((m+n)rN)。结果:单卡就能跑 262 144 个并行个体,十亿参数模型训练速度提升两个数量级,还能直接训纯整数 RNN 语言模型——所有代码已开源,拿笔记本就能复现。


目录

  1. 为什么又要折腾“无梯度”?
  2. 传统进化策略在十亿参数面前卡在哪?
  3. EGGROLL 的核心:把大矩阵拆成两个小矩阵
  4. 算法流程:一张图 + 五句话
  5. 理论保证:低秩更新到底靠不靠谱?
  6. 实验结果速览
    6.1 纯整数预训练:6 层 RNN 在 minipile 上跑到 3.41 bits/byte
    6.2 强化学习:16 个环境 7 胜 7 平 2 负
    6.3 大模型微调:RWKV-7 1.5 B 打败 GRPO
  7. 硬件视角:为什么 GPU 喜欢低秩?
  8. 常见疑问(FAQ)
  9. 快速复现指南(含命令行)
  10. 小结与展望

1. 为什么又要折腾“无梯度”?

  • 梯度消失/爆炸:深层 RNN、离散结构、低精度权重都会让反向传播“踩空”。
  • 不可导组件:图灵机、哈希表、量化器、生物模拟器——想端到端联合优化,只能黑盒。
  • 大规模并行:推理集群已经摆在那里,ES 每个体只看标量奖励,通信量恒定,天然好扩。

2. 传统进化策略在十亿参数面前卡在哪?

成本项 朴素 ES 瓶颈来源
存储 每个体一份满权重 mn 参数 H100 80 GB 也扛不住 1024 个体
前向计算 N 次矩阵乘法 x 序列长度 算术强度低,GPU 利用率惨
通信 每轮传回标量奖励,通信小 不是问题,但计算等不起

一句话:显存和算力都被“满秩扰动”吃掉了。


3. EGGROLL 的核心:把大矩阵拆成两个小矩阵

把原来要采样的满秩扰动 E ∈ ℝ^{m×n} 换成
E = (1/√r) A Bᵀ,
A ∈ ℝ^{m×r},B ∈ ℝ^{n×r},r≪min(m,n)。

好处立刻看得见:

  • 存储:mn → r(m+n)
  • 计算:x Eᵀ 变成 x B Aᵀ,先 r 次向量点积,再 m 次向量缩放,复杂度 O(r(m+n))
  • 随机数:用 counter-based RNG,现场重建,不占显存

用户问题:rank=1 会不会太粗糙?
答案:论文证明 ‖ĝ_LR − g_true‖_F = O(1/r),r=1 时误差已可接受;实验里 r=1 与 r=100 曲线几乎重合。


4. 算法流程:一张图 + 五句话


图 1:N 个 worker 各自采样 A_i、B_i,算奖励后回传,参数服务器做加权平均更新。

步骤:

  1. 每 worker 采样 A_i, B_i → 造低秩扰动 E_i
  2. 前向:用 (μ + σE_i) 跑模型,得标量奖励 f_i
  3. 回传:只传 f_i(4 字节)
  4. 聚合:μ ← μ + α/(N σ) Σ_i f_i E_i
  5. 继续:counter 自增,RNG 可重现,无需保存任何 E_i

5. 理论保证:低秩更新到底靠不靠谱?

关键定理(非数学系也能读懂版)

  • 把 Z = (1/√r)A Bᵀ + ε 看成“带小高斯噪声的低秩和”
  • 当 r 增大,Z 的分布以 O(1/r) 速度逼近满秩高斯
  • 因此用 Z 的得分函数去估计原梯度,误差也是 O(1/r)
  • 直观:r=10 时人就分不出区别,r=50 完全重叠(见图 3)

6. 实验结果速览

6.1 纯整数预训练:6 层 RNN 在 minipile 上跑到 3.41 bits/byte

设置 数值
模型 6 层 minGRU 变种,隐藏 256
数据 minipile 字符级
权重 int8
激活 int8(全程不转浮点)
最大群体 262 144(=2¹⁸)
最好损失 3.41 bits/byte

观察:

  • 群体越大,曲线越平滑,没有 loss spike
  • 8 倍群体 ≈ 0.4 bits 收益,尚未饱和
  • 单卡 H100 就能跑,没用分布式优化器

6.2 强化学习:16 个环境 7 胜 7 平 2 负

  • 网络:3 层 × 256 神经元
  • 基线:OpenES(满秩)、PPO
  • 结果:16 个任务里 EGGROLL 赢 7 个,打平 7 个,输 2 个
  • 速度:最大 40× 提速(见表 10)

用户问题:为什么有时比 OpenES 还差?
作者解释:低秩对局部曲率敏感,HPO 范围相同,个别环境需要更高 rank,留未来工作。

6.3 大模型微调:RWKV-7 1.5 B 打败 GRPO

任务:Countdown 数学推理、GSM8K 小学应用题
硬件:1×H200(Countdown)/8×H200(GSM8K)
群体:1024 vs 32(GRPO)
结果:

  • Countdown 准确率 35 % vs 23 %,墙钟时间相同
  • GSM8K 准确率再胜,显存占用更低

7. 硬件视角:为什么 GPU 喜欢低秩?

  • 算术强度:满秩 batch 矩阵乘是“内存带宽 bound”;低秩把大部分计算拉回 xμᵀ,Tensor Core 利用率接近推理。
  • 内存墙:r=1 时,辅助存储 ∝√mn,80 GB 瞬间变“大容量”。
  • 通信:仍只传标量,带宽需求零增加。

8. 常见疑问(FAQ)

「Q1:我可以直接把 EGGROLL 当 optimizer 用在 PyTorch 模型吗?」
A:官方代码基于 JAX,但算法与框架无关。只要你的前向能返回标量奖励,把参数展平后照抄 Algorithm 1 即可。

「Q2:rank 选多少够用?」
A:论文实验 r=1 已能打平满秩;若任务对局部曲率敏感,先试 1、2、4,再往上收益递减。

「Q3:需要学习率调度吗?」
A:和任何 ES 一样,σ 和 α 都要衰减。论文用 0.995-0.9995 的指数衰减,具体环境用随机搜索。

「Q4:整数训练会不会很难调?」
A:作者把权重初始化 ×16,再用右移保持方差;损失用查找表 LOG2/EXP2。全部技巧在附录 C、D,照抄即可复现。

「Q5:和 LoRA 有什么本质区别?」
A:LoRA 是梯度式,需反向图;EGGROLL 是纯前向、无梯度,扰动一次性用完,不保存中间激活。


9. 快速复现指南(含命令行)

  1. 拉代码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eshyperscale/eggroll.git
    cd eggroll
    
  2. 装依赖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 JAX 0.4.33+,CUDA 12
    
  3. 跑纯整数预训练(单卡)

    python train_egg.py \
      --pop_size 262144 \
      --rank 1 \
      --n_layers 6 \
      --hidden 256 \
      --data minipile \
      --precision int8
    
  4. 看 TensorBoard

    tensorboard --logdir logs/
    
  5. 调 RL 任务

    python es_rl.py --env navix-DoorKey-8x8 --pop_size 4096 --rank 4
    

10. 小结与展望

EGGROLL 用“低秩”这把手术刀,切掉了进化策略在十亿参数时代的两大肿瘤——显存与算力。它让“无梯度”重新成为可行选项:

  • 想训离散、不可导、低精度的新架构?直接上。
  • 想利用推理集群的闲置算力?一行命令把 batch 拉到 2¹⁸。
  • 想探索神经-符号混合系统?黑盒优化器已就位。

下一步,作者把 EGGROLL 搬进多模态、神经-符号、多智能体自对弈,目标:让大模型摆脱“可导”枷锁,像生物一样直接演化。


附录:一键引用(BibTeX)

@article{eggroll2025,
  title={Evolution Strategies at the Hyperscale},
  author={Sarkar, Bidipta and Fellows, Mattie and Duque, Juan Agustin and others},
  journal={arXiv preprint arXiv:2511.16652},
  year={2025}
}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