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 Android Studio 的「代理模式」用简单话说清楚
谷歌给 Android Studio 增加了免费的 Agent 模式! 你可以直接跟 Agent 对话开发安卓应用 支持快速选中直接修改 UI 代码,支持自定义规则
开场白:到底什么是“代理”?
想象你正在做一道复杂的家常菜。
传统做法是:
-
你自己切菜、调味、翻炒; -
一旦顺序错了,就得从头再来。
代理模式(Agent Mode)就像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主厨助手:
-
你把“我想吃糖醋里脊”说给他听; -
他列好采购清单、制定步骤、边做边尝; -
每一步都先让你看一眼,确认没问题再继续; -
如果你信任他,甚至可以给他“全权授权”,让他一次性做完。
在 Android Studio 里,这位“主厨”就是 Gemini 的 Agent Mode。
目录
-
为什么要用代理模式? -
打开代理模式的 5 个步骤 -
5 个真实用例,拿来即用 -
代理到底在背后做了什么? -
常见疑问 FAQ -
小结:什么时候该请出这位“主厨”
1. 为什么要用代理模式?
传统聊天方式 | 代理模式 |
---|---|
一问一答,手动复制粘贴代码 | 自动跨文件修改,一次性完成 |
需要自己找 bug、再追问 | 自动编译、验证、迭代修复 |
容易遗漏细节 | 按步骤执行,可随时回滚 |
一句话:它能帮你把“想法”直接变成“可运行的代码”,同时让你保留最终决定权。
2. 打开代理模式的 5 个步骤
下面每一步都附带截图说明,照着点即可。
步骤 1:找到 Gemini 图标
打开 Android Studio,左侧边栏找到彩色小星球的图标,点击它。
步骤 2:切换到“代理”标签页
弹出的面板里,顶部有 3 个标签:Chat、Agent、Code。
点 Agent。
步骤 3:描述任务
在输入框里像跟朋友说话一样描述需求。
示例:
-
“把应用标题从 MyApp 改成 CoolApp。” -
“修复项目里所有的 build error。”
步骤 4:逐条确认修改
代理会列出它打算动哪些文件、改哪些行。
-
绿色 ✅ = 新增 -
红色 ❌ = 删除 -
蓝色 ✏️ = 修改
右侧有 Accept / Reject 按钮。
步骤 5(可选):打开“自动批准”
如果你已经很信任代理,点右上角齿轮 → Auto-approve changes。
3. 5 个真实用例,拿来即用
下面每个例子都经过实测,复制提示词即可运行。
用例 1:一键修复所有 build error
提示词:
Fix all build errors in this project.
代理会:
-
先执行一次 ./gradlew build
; -
读错误日志; -
逐条改代码; -
再编译,直到通过为止。
用例 2:把深色模式设为默认
提示词:
Make dark theme the default in user preferences.
代理会:
-
找到 Settings.kt
或UserPreferences.java
; -
把 isDarkTheme = false
改成true
; -
如果 UI 已打开,运行中的设备会实时预览。
用例 3:往 mock 数据里加两条会话
提示词:
Add two more sessions to the mockSessions list.
代理会:
-
定位到包含 mockSessions
的文件; -
追加两条随机数据; -
保持原有格式不变。
用例 4:给某个类写单元测试
提示词:
Write unit tests for the `UserRepository` class in the data module.
代理会:
-
新建 UserRepositoryTest.kt
; -
引入 JUnit/MockK 依赖; -
写 3-5 条典型测试用例。
用例 5:把可组合函数搬到独立文件
提示词:
Refactor my code: move the `ProfileCard` composable to a new file and update all imports.
代理会:
-
创建 ProfileCard.kt
; -
剪切原函数; -
自动修正 import 语句; -
原文件只留下调用处。
4. 代理到底在背后做了什么?
用一张流程图说明:
graph TD
A[你输入提示] --> B[代理制定计划]
B --> C{需要哪些工具?}
C --> D[搜索文件]
C --> E[读取内容]
C --> F[调用 MCP 服务器]
D & E & F --> G[生成修改]
G --> H{你确认?}
H -->|是| I[写入磁盘]
H -->|否| J[跳过或重试]
I --> K[再次编译/运行]
K --> L{任务完成?}
L -->|否| B
L -->|是| M[结束]
关键概念解释:
-
工具 (Tools):代理的技能列表,比如“查找所有 XML 文件”、“读取 build.gradle”、“调用自定义脚本”。 -
MCP 服务器:如果你配置了外部数据源或脚本,代理也能调用它们。 -
循环迭代:代理会不断“做→测→改”,直到目标达成或你喊停。
5. 常见疑问 FAQ
Q1:代理会把我的代码弄坏吗?
A:每一步都会先展示 diff,你点了 Accept 才会真正写入磁盘。
不放心就开 局部 Git 分支,随时回滚。
Q2:支持哪些语言?
A:目前实测 Kotlin、Java、XML、Gradle 脚本都没问题。
理论上只要文件能被 Android Studio 识别,代理就能读。
Q3:能改 Jetpack Compose 的预览吗?
A:可以。代理改完可组合函数后,点击 Split 视图即可看到实时预览。
Q4:如何让它别乱改注释?
A:在提示词里加一句:
请保留原有注释格式,只改业务逻辑。
代理会遵守。
Q5:代理模式和 Chat 模式有啥区别?
维度 | Chat 模式 | 代理模式 |
---|---|---|
交互 | 一问一答 | 多步自动 |
文件修改 | 手动复制粘贴 | 自动写入 |
验证 | 需人工编译 | 自动编译 |
适合场景 | 快速查资料 | 复杂重构、修 bug |
6. 小结:什么时候该请出这位“主厨”
场景 | 是否推荐代理模式 |
---|---|
只想查个 API 用法 | ❌ 用 Chat 即可 |
项目突然 100+ build error | ✅ 代理模式 |
UI 微调颜色、文案 | ✅ 代理模式 |
需要跨 10 个文件的重构 | ✅ 代理模式 |
写一次性脚本 | ❌ 自己写更快 |
一句话总结:
当你能把需求用一句话描述清楚,却懒得一步步手动操作时,就该交给代理模式。
附录:提示词速查表
复制即可用:
-
“把应用主题色改成 Material You 动态色。” -
“在 MainActivity 的 onCreate 里加个日志:‘App started’。” -
“为 data 模块里的所有 Repository 生成接口。” -
“把 build.gradle 中的 compileSdk 升到 34。” -
“修复运行时的 NullPointerException,日志见附件。”
把这份速查表贴在工位,用 1 周就能体会到“主厨”带来的效率飞升。祝你编码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