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Flow到Gemini API,谷歌如何重新定义AI影视创作
一、故事的开始:当创意遇上AI的“控制欲”
几个月前,我第一次在 Flow 上试着生成一个30秒的短片。输入几张参考图片,模型很快帮我拼出一个完整的镜头,画面细腻、光影自然。但那时我仍有一个遗憾——没有声音。
那种“无声的美”固然动人,却总让人觉得缺了灵魂。
而就在今天,谷歌正式推出 Veo 3.1 ——这一次,它让AI视频生成从“视觉”跨入了“声画叙事”的新纪元。
更精准的画面控制、更逼真的音效生成、更丰富的叙事逻辑,让创作者第一次能真正拥有“导演级”的AI掌控力。
二、Veo 3.1:AI影像创作的全新引擎
2.1 从Flow到Veo:275万部短片背后的灵感爆发
短短五个月,Flow上已经诞生了超过 275万部AI生成视频。
这些作品有的成为品牌宣传片,有的出现在独立导演的视觉实验中,还有不少成为TikTok和YouTube的爆款素材。
Flow之所以能激发出如此庞大的创作浪潮,关键就在于它背后的AI引擎——Veo。
而如今的 Veo 3.1,在三个方向上完成了质的飞跃:
-
🎧 音画一体化:首次支持音频生成,真正让AI“讲故事”; -
🎬 叙事控制升级:从片段拼接到节奏掌控,创作者能主导每个镜头的走向; -
💡 真实感增强:在细节、纹理、光影上更接近真实世界的质感。
三、Flow 进入“导演模式”:全面进化的创作体验
谷歌这次为Flow引入的更新,不仅仅是功能扩展,更像是一次“创作体验的重构”。
3.1 声音,终于被加入到每个创作环节
以往,Flow的生成能力主要集中在视觉层面。而现在,你可以在所有核心功能中加入AI生成音频。
-
Ingredients to Video
你可以上传多张参考图片,AI会理解这些素材的结构与情感,并生成符合视觉与声效节奏的成片。
例如,输入一张黄昏街景、一张特写人物照,系统会自动匹配风声、脚步声和氛围音乐,构成完整叙事。 -
Frames to Video
提供起始与结束帧,Flow 会自动生成自然衔接的视频,配上节奏渐变的背景音。
对于做动态转场或片头片尾的创作者,这相当于一键生成“艺术级过渡镜头”。 -
Extend 功能
想做一分钟以上的连续镜头?现在完全没问题。
Flow 会自动从上一片段的最后一秒延展生成新的镜头与音轨,让你的叙事保持连贯和沉浸感。
3.2 精准编辑:AI不再是“黑箱”,而是你的剪辑助手
过去很多AI视频工具给人的感觉是:你输入Prompt,模型生成内容,你只能接受结果。
Veo 3.1 改变了这种单向逻辑——现在你可以像导演那样“微调一切”。
-
Insert(插入元素)
想在城市夜景中加入一只发光的狐狸?没问题。
Flow 会自动分析场景光源与阴影,生成自然的反射与遮蔽效果。示例:在编辑界面选择「Insert」→ 上传素材或输入描述 → 点击生成。
模型会在局部区域重绘,保留原始背景一致性。
-
Remove(移除元素)
拍摄中混入了不该出现的路人?一键去除。
Flow 使用生成式背景重建算法,让画面保持自然过渡,不留任何痕迹。
这一点,已经让许多短视频创作者惊呼:“这比我在Premiere里抠图还快!”
四、技术背后:Veo 3.1的多模态突破
Veo 3.1 并非简单的模型升级,而是一次真正的多模态融合重构。
4.1 声音生成的底层逻辑
与文本转语音(TTS)不同,Veo 的音频是“场景驱动”的。
模型会根据画面中物体的运动、材质、节奏来动态合成声音,例如:
-
水滴打在金属与布料上的不同响度; -
风速变化对应的环境混响; -
背景音乐根据叙事节奏自动变化。
这一能力的背后,是谷歌DeepMind团队在 “audiovisual coherence”(音画一致性) 方向的长期研究成果。
4.2 Prompt一致性与视觉真实性
Veo 3.1在提示词理解上也更“懂人意”了。
例如,你输入:
“在下雪的东京街头,一个女孩捧着咖啡笑着走过”
过去模型可能只生成雪景和人物,而现在,它能自动调整光线、温度色调、甚至添加细微的呼气白雾。
所有这些变化,都源于Veo 3.1改进的“prompt adherence pipeline”,确保语义理解与视觉生成一致。
五、与Sora 2的对比:两条不同的AI影视路线
对比维度 | Veo 3.1(Google DeepMind) | Sora 2(OpenAI) |
---|---|---|
模型定位 | 面向影视创作、叙事驱动 | 面向生成展示、画面驱动 |
音频支持 | ✅ 全面支持生成音效 | ❌ 仍为静音视频 |
叙事控制 | 支持首尾帧衔接、镜头延展 | 基于Prompt一次性生成 |
可编辑性 | 支持Insert/Remove操作 | 不支持局部重绘 |
可用平台 | Flow、Gemini API、Vertex AI | 尚未公开API接入 |
输出特性 | 音画同步、长镜头、风格统一 | 高写实短片为主 |
可以看出,Sora 2 代表了“AI视觉写实”的极致,而 Veo 3.1 则走向“AI叙事导演”的未来。
一个追求逼真,一个追求表达——这正是AI影视创作的两条分叉道路。
六、开发者指南:如何接入Veo 3.1
6.1 通过Gemini API体验Veo
如果你是开发者,Veo 3.1已经可以通过 Gemini API 访问。
基本调用示例(Python版):
import google.ai.generativelanguage as genai
model = genai.VideoModel("veo-3.1")
response = model.generate_video(prompt="A cinematic shot of Tokyo at night with gentle rain and background jazz")
response.save("output.mp4")
Gemini API目前支持“Ingredients to video”、“Frames to video”、“Scene extension”等模式。
6.2 企业级方案:Vertex AI
对于大型内容团队或企业客户,Veo 3.1也已经集成在 Google Cloud Vertex AI。
这意味着企业可以直接在云端自动化生成营销视频、产品演示或动态广告素材。
七、常见问题解答(FAQ)
Q:Veo 3.1生成的视频能否导出高分辨率?
A:可以,Flow默认输出1080p,企业方案可支持4K渲染。
Q:是否支持上传自定义音频?
A:目前音频生成是自动匹配场景的,但未来版本将支持用户上传配乐轨道。
Q:能否在本地运行?
A:Veo 3.1仅通过Flow云端和Gemini API使用,暂不支持本地推理。
Q:生成视频是否可商用?
A:根据Google DeepMind政策,用户可在遵守内容规范的前提下用于商业创作。
八、结语:AI导演的诞生
Veo 3.1不仅仅是一次模型更新,而是一种新的创作哲学:
“让AI成为导演的助手,而不是替代品。”
当Flow让普通人也能讲述自己的故事,当Gemini API让开发者把AI影像能力融入应用,当音画融合真正打破想象的边界——
我们或许正在见证下一个“影视革命”的起点。
未来的导演,也许不再需要昂贵的摄影棚,而只需要一台电脑、一段Prompt。
而这一次,声音与画面终于在AI的世界里,找到了完美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