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ftAI:构建AI驱动应用的现代Swift库
在移动开发和桌面应用领域,将人工智能功能集成到Swift项目中往往面临诸多挑战——不同AI模型的接口不统一、数据格式难以处理、跨平台兼容性问题等。而SwiftAI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些痛点。它是一个现代化、类型安全的Swift库,提供了统一的API,能无缝对接从苹果设备端模型到OpenAI等云端服务的各类AI模型,让开发者无需深入了解每种模型的细节,就能快速构建AI驱动的应用。
SwiftAI的核心特性
SwiftAI之所以能简化AI应用开发,核心在于它的六大特性,这些特性从不同维度解决了开发中的实际问题:
- ◉
统一适配多种模型:无论是苹果的设备端模型、OpenAI、Anthropic的云端服务,还是自定义的后端模型,SwiftAI都提供了一致的接口。这意味着你不需要为切换模型而重写大量代码,大大降低了开发和维护成本。
- ◉
强类型结构化输出:与传统AI接口返回的纯文本不同,SwiftAI支持让AI直接返回符合特定数据结构的结果,并且在编译时就会进行验证。这避免了繁琐的JSON解析工作,也减少了因数据格式错误导致的运行时问题。
- ◉
原生支持工具调用:AI模型有时需要调用外部工具(如查询天气、获取实时数据)才能给出准确答案。SwiftAI将工具调用纳入核心设计,让AI能根据需求自动决定何时调用工具,无需开发者手动触发。
- ◉
状态化对话管理:在多轮对话场景中,保持上下文连贯至关重要。SwiftAI的
Chat
组件会自动管理对话历史,让AI能记住之前的交流内容,使对话更自然、更符合人类沟通习惯。 - ◉
高度可扩展架构:通过插件机制,开发者可以轻松集成自定义的AI模型或工具。无论你有特殊的模型需求,还是需要对接特定的业务工具,都能通过扩展机制快速实现。
- ◉
基于现代Swift技术:充分利用Swift的async/await和并发特性,让AI操作的异步处理更简洁、更安全,符合现代Swift开发的最佳实践。
如何安装SwiftAI?
SwiftAI支持通过Swift Package Manager进行安装,这是苹果推荐的Swift代码分发工具,操作简单且跨平台支持良好。
用Xcode安装
如果你使用Xcode开发,只需三步即可完成安装:
-
打开你的Xcode项目,点击顶部菜单栏的File → Add Package Dependencies; -
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仓库地址: https://github.com/mi12labs/SwiftAI
; -
点击Add Package,Xcode会自动下载并集成SwiftAI到你的项目中。
在Package.swift中配置
如果你的项目使用Package.swift管理依赖,只需在dependencies
数组中添加如下代码:
dependencies: [
.package(url: "https://github.com/mi12labs/SwiftAI", from: "main")
]
添加后,运行swift build
命令,Swift Package Manager会自动处理依赖关系。
快速上手:从简单查询到复杂应用
接下来,我们通过六个步骤,从最基础的AI查询开始,逐步掌握SwiftAI的核心功能。每个步骤都包含具体的代码示例和详细解释,帮助你快速理解并应用。
第一步:发送你的第一个AI查询
如果你只是想让AI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SwiftAI的使用可以简单到只需几行代码:
import SwiftAI
// 初始化苹果设备端的语言模型
let llm = SystemLLM()
// 发送问题并获取回答
let response = try await llm.reply(to: "法国的首都是哪里?")
print(response.content) // 输出:"巴黎"
这段代码的工作原理很直观:
- ◉
SystemLLM()
创建了一个基于苹果设备端AI模型的实例,它不需要网络连接,响应速度快且隐私性好; - ◉
reply(to:)
方法接收你的问题,并异步返回AI的回答。由于AI处理需要时间,这里用try await
来处理异步操作; - ◉
最终的回答包含在 response
对象中,通过.content
属性可以直接获取文本内容。
第二步:获取结构化的响应结果
在实际开发中,我们往往需要AI返回特定格式的数据(比如用户信息、城市详情等),而不是无结构的文本。SwiftAI的结构化输出功能可以帮你实现这一点:
// 定义你需要的结构化数据格式
@Generable
struct CityInfo {
let name: String
let country: String
let population: Int
}
// 让AI返回符合CityInfo结构的数据
let response = try await llm.reply(
to: "告诉我关于东京的信息",
returning: CityInfo.self // 指定返回类型
)
let cityInfo = response.content
print(cityInfo.name) // 输出:"东京"
print(cityInfo.country) // 输出:"日本"
print(cityInfo.population) // 输出:13960000
这里的关键是:
- ◉
@Generable
注解告诉SwiftAI,这个结构体可以由AI生成; - ◉
通过 returning: CityInfo.self
参数,明确告诉AI需要返回这种结构的数据; - ◉
SwiftAI会自动处理AI响应到结构体的转换,你不需要手动解析JSON或处理字符串,大大减少了代码量和出错概率。
这种类型安全的AI交互方式,能确保AI返回的数据完全符合你的预期。如果AI无法生成符合结构的数据,SwiftAI会直接抛出错误,避免你在后续处理中遇到数据不完整或格式错误的问题。
第三步:让AI调用你的工具
很多时候,AI需要实时数据或外部服务的支持才能给出准确答案(比如查询天气、计算日期等)。SwiftAI允许你创建自定义工具,并让AI在需要时自动调用:
// 创建一个天气查询工具
struct WeatherTool: Tool {
// 工具描述,帮助AI理解这个工具的用途
let description = "获取指定城市的当前天气"
// 定义工具需要的参数
@Generable
struct Arguments {
let city: String // 城市名称
}
// 工具的具体实现逻辑
func call(arguments: Arguments) async throws -> String {
// 这里可以替换为实际的天气API调用
return "当前\(arguments.city)的天气是72°F,晴朗"
}
}
// 使用工具查询天气
let weatherTool = WeatherTool()
let response = try await llm.reply(
to: "旧金山现在的天气怎么样?",
tools: [weatherTool] // 传入工具列表
)
print(response.content) // 输出:"根据当前数据,旧金山现在的天气是72°F,晴朗"
这个过程中,AI会:
-
理解用户的问题(“旧金山现在的天气怎么样?”); -
识别到需要调用 WeatherTool
(因为问题与天气相关,且工具描述匹配); -
自动生成工具需要的参数(城市名称“旧金山”); -
调用工具并获取结果; -
将工具返回的结果整理成自然语言回答。
你不需要手动判断何时调用工具,AI会根据问题自动决策,这大大提升了交互的自然性和开发效率。
第四步:灵活切换AI模型
不同的AI模型有不同的优势:设备端模型隐私性好、响应快;云端模型功能更强、支持更复杂的任务。SwiftAI的统一接口让模型切换变得非常简单:
// 根据设备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型
let llm: any LLM = {
let systemLLM = SystemLLM()
// 如果设备端模型可用,就用设备端模型,否则用OpenAI的云端模型
return systemLLM.isAvailable ? systemLLM : OpenaiLLM(apiKey: "你的API密钥")
}()
// 用相同的代码调用不同的模型
let response = try await llm.reply(to: "写一首关于柏林的俳句")
print(response.content)
这段代码的核心是any LLM
类型——它是所有AI模型的共同协议,只要遵循这个协议的模型,都可以用相同的reply()
方法进行调用。这意味着:
- ◉
你可以根据用户设备性能、网络状况或功能需求,动态选择模型; - ◉
切换模型时,不需要修改后续的业务逻辑代码; - ◉
便于在开发阶段用设备端模型快速测试,上线后根据需求切换到云端模型。
第五步:管理多轮对话
在聊天机器人、智能助手等场景中,对话往往是多轮的,AI需要记住之前的交流内容。SwiftAI的Chat
组件专门用于管理这种状态化的对话:
// 创建一个带工具的对话实例
let chat = try Chat(with: llm, tools: [weatherTool])
// 开始多轮对话
let greeting = try await chat.send("你好!我计划去旅行。")
let advice = try await chat.send("我去西雅图应该带什么?")
// AI会记住“计划去旅行”这个上下文,给出更相关的建议(比如根据西雅图的天气推荐衣物)
Chat
与reply()
的区别在于:
- ◉
reply()
是无状态的,每次调用都是独立的,AI不会记住之前的问题; - ◉
Chat
是有状态的,会自动保存对话历史,让AI能基于完整的上下文进行回应。
这使得对话更连贯,更符合人类的交流习惯,尤其适合需要持续交互的场景。
第六步:添加生成约束条件
有时,你需要AI生成的数据满足特定规则(比如用户名格式、年龄范围等)。SwiftAI的@Guide
注解可以帮你添加这些约束:
@Generable
struct UserProfile {
// 约束:用户名必须以字母开头,后面可以跟字母、数字或下划线,长度至少3位
@Guide(description: "有效的用户名,以字母开头", .pattern("^[a-zA-Z][a-zA-Z0-9_]{2,}$"))
let username: String
// 约束:年龄必须在13到120岁之间
@Guide(description: "用户的年龄(单位:岁)", .minimum(13), .maximum(120))
let age: Int
// 约束:最喜欢的颜色数量在1到3个之间
@Guide(description: "1到3种最喜欢的颜色", .minimumCount(1), .maximumCount(3))
let favoriteColors: [String]
}
@Guide
提供了多种约束类型:
- ◉
.pattern()
:通过正则表达式限制字符串格式; - ◉
.minimum()
和.maximum()
:限制数字的范围; - ◉
.minimumCount()
和.maximumCount()
:限制数组的元素数量; - ◉
description
:告诉AI这个字段的含义和要求,帮助它生成更符合预期的数据。
这些约束会在AI生成数据时生效,确保输出结果符合你的业务规则,减少后续验证的工作量。
SwiftAI功能速查表
为了方便你快速查找所需功能,我们整理了一个速查表,对应不同需求和使用方法:
你需要的功能 | 应该使用的方法 | 示例代码 |
---|---|---|
简单的文本回答 | reply(to:) |
llm.reply(to: "你好") |
结构化的数据输出 | reply(to:returning:) |
llm.reply(to: "描述一个城市", returning: CityInfo.self) |
让AI调用工具 | reply(to:tools:) |
llm.reply(to: "查天气", tools: [weatherTool]) |
多轮对话管理 | Chat |
let chat = Chat(with: llm); chat.send("下一个问题") |
切换不同的AI模型 | any LLM |
用SystemLLM() 或OpenaiLLM() 初始化实例 |
支持的AI模型对比
SwiftAI支持多种AI模型,每种模型都有其特点,你可以根据需求选择:
模型名称 | 类型 | 隐私性 | 功能能力 | 成本 |
---|---|---|---|---|
SystemLLM | 设备端模型 | 🔒 隐私性好(数据不离开设备) | 良好 | 🆓 免费 |
OpenaiLLM | 云端API服务 | ⚠️ 数据会上传到云端 | 优秀 | 💰 付费(按使用量) |
CustomLLM | 自定义模型 | 由你控制 | 由你定义 | 由你决定 |
- ◉
SystemLLM:适合对隐私敏感、需要快速响应的场景(如本地笔记助手),无需网络连接,完全免费。 - ◉
OpenaiLLM:适合需要复杂推理、多轮对话或高级功能的场景(如智能客服),但需要网络连接和API密钥,会产生费用。 - ◉
CustomLLM:如果你有自己训练的模型或特定的后端服务,可以通过实现 LLM
协议将其集成到SwiftAI中,灵活性最高。
示例应用
SwiftAI的仓库中包含一个Examples/
目录,里面有多个示例应用,展示了不同场景下的使用方法。这些示例涵盖了从基础查询到复杂工具调用、多轮对话的各种功能,你可以直接下载代码运行,或参考其中的实现方式来开发自己的应用。
功能完善状态
目前SwiftAI还处于alpha阶段,部分功能正在开发中,以下是与FoundationModels SDK的功能对比状态:
功能 | 状态 |
---|---|
流式响应输出 | ❌ 开发中(参见issue #2) |
枚举类型的结构化输出 | ❌ 开发中(参见issue #4) |
随着版本迭代,这些功能会逐步完善,你可以关注上述issue了解最新进展。
如何参与贡献?
如果你对SwiftAI感兴趣,欢迎通过以下方式参与贡献:
-
报告bug或提出功能建议:可以在GitHub仓库的Issues页面提交; -
提交代码: fork仓库后,修改代码并提交Pull Request,我们会尽快审核; -
完善文档:如果你发现文档有遗漏或错误,欢迎帮忙补充和修正。
开发环境设置
如果想本地调试或开发SwiftAI,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 克隆仓库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mi12labs/SwiftAI.git
# 进入项目目录
cd SwiftAI
# 构建项目
swift build
# 运行测试
swift test
许可证信息
SwiftAI采用MIT许可证发布,你可以自由地使用、修改和分发这个库,无论是商业项目还是开源项目,都无需支付费用,但需要保留原有的许可证信息。详细条款参见项目根目录下的LICENSE文件。
常见问题
SwiftAI支持哪些开发环境?
SwiftAI要求Swift 5.10及以上版本,支持iOS 17.0+和macOS 14.0+系统,兼容Xcode 15及以上版本。
使用SystemLLM需要什么条件?
SystemLLM基于苹果的设备端AI模型,需要设备支持(如iPhone 12及以上、M1及以上芯片的Mac),且系统版本不低于iOS 17.0或macOS 14.0。你可以通过systemLLM.isAvailable
检查设备是否支持。
如何获取OpenaiLLM的API密钥?
OpenaiLLM需要OpenAI的API密钥,你可以登录OpenAI官网,在个人账号的“API Keys”页面创建和获取。注意保护好你的API密钥,不要泄露或硬编码在客户端代码中。
SwiftAI的结构化输出是如何保证准确性的?
SwiftAI会将你的结构体定义转换为AI能理解的提示词,并在AI返回结果后进行验证(包括格式校验和约束检查)。如果结果不符合要求,会自动让AI重新生成,直到符合条件或达到最大重试次数。
可以同时使用多个工具吗?
可以。在调用reply(to:tools:)
或创建Chat
时,你可以传入一个工具数组(如tools: [weatherTool, calculatorTool]
),AI会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工具调用,甚至在必要时组合多个工具的结果。
SwiftAI目前是稳定版本吗?
不是。SwiftAI目前处于alpha阶段,可能存在一些bug,且API可能会有不兼容的变更。在生产环境中使用时,建议谨慎评估,并关注版本更新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