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oder宣布开放其AI编程平台预览版,用户可在预览期内免费使用。平台主打“对话式编程”,开发者只需通过自然语言描述任务,智能代理即可完成规划、编码和测试,并异步交付结果。
产品特色包括:全代码库上下文搜索、深度架构分析、持续记忆优化以及内置工具调用能力。同时支持基于规格说明驱动的开发流程,帮助用户减少迭代,加快交付。
封面图:
目录
-
Qoder 是什么? -
为什么选择“代理式”IDE? -
五分钟上手流程 -
三大核心功能详解 -
Next Edit Suggestions(NES) -
行内对话(Inline Chat) -
AI Chat(Ask & Agent)
-
-
进阶技巧:让 AI 记住你的习惯 -
常见疑问解答(FAQ) -
总结与下一步
1. Qoder 是什么?
一句话解释:Qoder(发音 /ˈkoʊdər/)是一款把“大模型”直接装进 IDE 的代理式编程平台。
它不仅能补全代码,还能:
-
理解整个项目的结构; -
自动规划并执行多文件修改; -
记住你的编码风格,越用越懂你。
换句话说,它像一位资深同事,坐在你隔壁,随时帮你写代码、改代码、查 bug。
2. 为什么选择“代理式”IDE?
传统补全 | Qoder 代理式 |
---|---|
只看光标附近几行 | 同时读整个仓库 |
一次补全一行 | 一次改多文件 |
每次重头来过 | 记住你上次的决定 |
需要你手动跑命令 | 自己执行脚本、跑测试 |
比喻:传统补全像“字典”,查到什么给什么;Qoder 像“合伙人”,听完需求后会主动把活干完。
3. 五分钟上手流程
3.1 下载安装
-
打开 qoder.com/download 下载对应系统的安装包; -
双击安装,完成后启动 Qoder IDE; -
右上角点击用户图标 → Sign in,用 GitHub 或 Google 直接注册。
目前全部功能免费,官方说未来几周才会公布正式价格。
3.2 打开或克隆项目
-
本地项目:
-
macOS: ⌘
+ O -
Windows: Ctrl
+ O
选中文件夹即可。
-
-
GitHub 项目:
-
点击 Clone repo; -
输入仓库地址或点 Clone from GitHub; -
按提示完成。
-
4. 三大核心功能详解
4.1 Next Edit Suggestions(NES)
作用:光标在哪,AI 就把下一步改什么、删什么、加什么都列出来。
如何开启
-
右上角用户图标 → Qoder Settings → Completion → 打开 NES; -
回到编辑器,输入一段不完整的代码或自然语言描述,如 // 初始化用户列表
-
按 ⌥
+P
(mac)或Alt
+P
(win),灰色幽灵文字出现; -
Tab
接受,Esc
拒绝,⌥
+[
/]
前后翻候选。
支持场景举例
场景 | NES 给出的动作 |
---|---|
重命名变量 | 同步修改所有引用 |
新增函数参数 | 自动把所有调用点加上实参 |
给字段加注解 | 建议把同类的其他字段也加一遍 |
写注释 | 输入 // 后自动补全描述 |
如果改动跨文件,按
Tab to Jump
可直接跳到目标文件,省去手动查找。
4.2 行内对话(Inline Chat)
作用:选中一段代码,直接提问或下指令,AI 原地改写。
操作步骤
-
在代码窗口按 ⌘
+I
(mac)或Ctrl
+I
(win); -
弹出小对话框,输入需求,例如 把这段逻辑抽成一个函数,并加上类型提示
-
按 ⌘
+⏎
(mac)或Ctrl
+Enter
(win)即可应用结果。
适合做什么?
-
小范围重构 -
为函数补单元测试 -
看不懂的代码让 AI 当场解释
4.3 AI Chat(Ask & Agent)
作用:右侧边栏的“聊天室”,支持两种模式。
Ask 模式 | Agent 模式 |
---|---|
仅回答,不改文件 | 自动规划并执行多文件修改 |
适合提问、查资料 | 适合完整需求,如“给我加一个登录模块” |
如何开始
-
按 ⌘
+L
(mac)或Ctrl
+L
(win)打开面板; -
顶栏选择 Ask 或 Agent; -
输入需求,越具体越好: 用 FastAPI 写一个 /health 接口,返回 { "status": "ok" } 同时补全 pytest 测试,要求跑通。
-
Agent 模式会自动: -
生成 main.py
和test_main.py
; -
运行 pytest
; -
把结果回传给你。
-
迭代开发
-
第一轮生成后,可继续追加需求:“再加一个数据库依赖”; -
点 Undo 可回滚任意快照; -
所有改动文件支持 diff 查看,逐行接受或拒绝。
5. 进阶技巧:让 AI 记住你的习惯
Qoder 把记忆分成三层:
-
个人习惯:命名风格、常用库、是否加分号; -
项目规则:目录结构、代码规范、README 模板; -
历史会话:之前问过的类似问题,下次直接复用答案。
设置入口:用户图标 → Qoder Settings → Memory,可手动增删规则。
例如添加一条:“所有公共函数必须写 docstring”,以后 AI 会自动遵守。
6. 常见疑问解答(FAQ)
Q1:支持哪些语言?
目前文档未列完整清单,实际测试对 Python、TypeScript、Go、Java 的补全和重构都很流畅。
Q2:会替换我的现有 IDE 吗?
Qoder 是自包含的独立 IDE,类似 VS Code 的分支,可直接迁移配置。
Q3:公司内网能用吗?
离线功能有限,首次登录与模型调用需要公网,后续缓存可减少依赖。
Q4:真的免费吗?能用多久?
现在处于 Preview 阶段,官方说“未来几周”才发布价格。即使收费,也会保留免费档。
Q5:和 GitHub Copilot 有什么区别?
Copilot 侧重“补全”,Qoder 侧重“代理”:能一次改多文件、跑命令、记笔记。
Q6:如何扩展功能?
支持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可一键接入第三方工具,例如连接数据库或调用内部 API。
7. 总结与下一步
今天,我们完成了三件事:
-
把 Qoder 安装好并成功登录; -
用 NES 体验了“写一行、补十行”; -
用 Agent 模式生成了完整的功能代码并通过测试。
下一步建议
-
把正在维护的真实项目拖进去,让 AI 帮你做第一轮重构; -
打开 Memory 面板,添加团队的编码规范,看 AI 能否 100 % 遵守; -
关注官网 qoder.com/changelog,及时获取新功能。
祝你编码愉快,愿 AI 成为你的最佳拍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