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这个人人都能创作的时代,最难的并不是“有想法”,而是“让想法变成影像”。
ViMax 就诞生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能把文字、小说、剧本甚至一张照片,自动转化为完整视频的系统。

这篇文章将带你从一个创作者的视角,完整了解 ViMax 是什么、能做什么、怎么用,以及它如何一步步让你的灵感变成画面。


💡 什么是 ViMax?

ViMax 是一个 基于多智能体(Multi-Agent)的视频生成系统
它的目标很直接——从你的创意、剧本或小说出发,通过自动化的智能工作流生成完整视频。

换句话说,你只需要提供“故事”或“想法”,其余的工作——剧本分解、分镜设计、镜头规划、角色一致性、图像生成与视频剪辑——都由 ViMax 自动完成。

这不是一个“视频编辑器”,也不是“AI绘图工具”的组合。
它是一套从 叙事输入到视频输出 的完整生产流水线。


🎬 你能用 ViMax 做什么?

创作场景 功能说明 适合人群
🌟 从创意到视频 把一段想法转化为完整故事视频 想讲故事但不懂剪辑的创作者
🎨 从小说到视频 智能压缩并改编整部小说为分集视频 小说作者、文学博主
⚙️ 从剧本到视频 根据剧本自动生成镜头与画面 编剧、短片制作者
🤳 智能客串 用自己的照片生成客串角色视频 想把自己融入故事的用户

📸 ViMax 带来的体验


  • 一句话创作:输入一句想法,自动生成完整视频。

  • 自由叙事:你可以用任意形式表达创意——故事、片段、剧本、小说片段都可以。

  • 自然音画同步:角色语音与音效自动融合,打造沉浸感。

  • 专业级画面:系统自动控制角色一致性、镜头构图与风格连贯性。

  • 互动视频:上传自己的照片,即可成为故事的一部分。

🎯 ViMax 解决了哪些创作痛点?

在传统视频制作中,一个创意从灵感到成片往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
从剧本创作、分镜设计、素材收集、剪辑渲染……每个环节都可能卡壳。

ViMax 通过智能化与自动化,解决了以下八大难题:

痛点 ViMax 的解决方式
参考图像收集繁琐 自动获取并对齐角色、物体、环境参考帧
图像生成不稳定 内置一致性校验机制,确保图像可用
剧本生成门槛高 长文本剧本引擎自动分析并切分结构
分镜设计复杂 自动根据叙事逻辑生成镜头语言
镜头转场不自然 AI 自动设计角度与节奏,保持连贯
风格难以统一 全流程风格一致性管理
制作周期冗长 多智能体并行处理提升效率
长视频难以生成 支持跨场景连续与多镜头协同生成

一句话总结

ViMax 不只是加速创作,而是彻底重构了视频创作的工作方式。


🧠 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ViMax 的系统架构可以理解为一条“智能视频流水线”。

它从用户输入开始,到生成完整视频结束,整个过程自动完成。


🏗️ 系统概览

核心思想:
让 AI 像一个协同团队一样工作

ViMax 内部由多个智能体组成,每个智能体都负责视频生成的一个环节:

模块 作用
🧾 剧本理解 分析文本结构、提取角色与环境要素
🎥 场景规划 将叙事转换为镜头列表与节奏点
🧪 视觉资产规划 选择参考图、确定风格与构图
🗂️ 资产索引 管理帧图像、嵌入向量与素材检索
♻️ 一致性校验 确保角色外观与场景连贯
✂️ 视频合成 将图像生成、帧选择与剪辑整合
🚀 输出层 导出完整视频及日志记录

通过中央调度系统,这些模块会协同运行——从输入创意到输出成片,全程无需人工干预。


🤖 多智能体视频生成流水线

整个工作流大致可以拆解为以下阶段:

  1. 输入层
    提供创意文本、参考图、风格指令与参数配置。
  2. 中央调度
    负责任务分配与资源管理,确保每个阶段衔接流畅。
  3. 剧本理解与场景规划
    系统分析故事结构,确定镜头逻辑与节奏。
  4. 视觉资产规划
    按需选择参考图与风格模板,生成提示词。
  5. 图像生成与一致性校验
    自动生成图像并筛选最匹配画面。
  6. 视频组装与导出
    将所有镜头片段合成为完整视频。

这种结构的最大优点是——
即使生成分钟级甚至小时级的视频,角色、场景与风格依然保持一致。


🧩 ViMax 的关键技术能力

能力模块 功能说明
🧬 长剧本分析 RAG 驱动的长文本引擎,能拆分小说级叙事结构
🪄 分镜生成 自动设计镜头语言,生成富有表现力的分镜图
🔮 多机位模拟 模拟多视角拍摄,提供沉浸式观感
🧸 智能参考图选择 自动选取关键帧参考图,增强连续性
⚙️ 图像生成提示自动化 自动生成提示词与布局逻辑
✅ 一致性校验 通过 MLLM/VLM 筛选视觉一致性最强的帧
⚡ 并行生成 多镜头并行处理,提高生成速度

🧭 如何开始使用 ViMax?

环境准备

支持系统:

Linux / Windows

推荐使用 uv 来管理运行环境。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HKUDS/ViMax.git
cd ViMax
uv sync

从创意到视频

编辑 main_idea2video.py,配置 API 并填写你的创意:

idea = """
如果一只猫和一只狗是好朋友,当它们遇见另一只猫,会发生什么?
"""
user_requirement = """
适合儿童观看,不超过3个场景。
"""
style = "Cartoon"

运行脚本后,ViMax 会自动生成完整视频。


从剧本到视频

编辑 main_script2video.py,输入具体剧本内容:

script = """
EXT. SCHOOL GYM - DAY
学生们在篮球馆练习。John 是明星球员,Jane 是助教。
"""
user_requirement = """
节奏紧凑,不超过20个镜头。
"""
style = "Realistic"

执行后,系统会自动完成:


  • 剧本理解与拆解;

  • 镜头设计;

  • 图像生成;

  • 视频剪辑输出。

🧰 实用技巧与常见问题(FAQ)

Q1:我需要会写代码吗?

不需要。只要能编辑文本文件,就能使用 ViMax。

Q2:生成视频需要 GPU 吗?

支持多平台运行。如果本地性能有限,可连接云端环境运行。

Q3:如何让视频保持统一风格?

系统会自动识别场景与角色,并应用风格一致性控制,无需手动调整。

Q4:可以上传自己照片出演吗?

可以。上传照片后,ViMax 会将你作为角色融入场景,并保持自然表情和姿态。

Q5:可以生成多集内容吗?

支持。长文本小说可被自动拆分为多个章节视频。


📊 ViMax 的价值:让创意的门槛更低

传统视频创作依赖多角色协作:编剧、摄影、美术、剪辑……
而 ViMax 用多智能体架构模拟了整个团队的工作方式,让一个人就能完成从“想法”到“作品”的全流程。

对于创作者来说,这意味着:


  • 更快的实验速度;

  • 更低的创作门槛;

  • 更高的一致性和效率;

  • 更自然的创作体验。

它既适合独立创作者,也适合希望快速原型化内容的团队。


🏁 小结

ViMax 不只是一个视频生成工具,而是一个 端到端的智能创作系统
它让视频创作回归到最核心的部分——讲故事。

你提供故事,ViMax 负责一切。


📚 延伸阅读(术语解释)

术语 简要说明
多智能体(Multi-Agent) 一组协同工作的 AI 角色,各自承担任务,共同完成复杂流程。
分镜(Storyboard) 将剧本转化为镜头的可视化规划。
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 一种结合信息检索与生成模型的文本处理方法。
MLLM/VLM 多模态语言模型,用于图像一致性判断。
参考图(Reference Frame) 提供视觉风格或角色样貌的关键帧图像。

ViMax 的意义在于:让创作变得像思考一样自然。
当你输入一个想法,它已经在默默生成一个世界。